2020/06/16 欲擇良師勤問人,善者好之為根據

1. 善知識的條件,決定能得清淨傳承與否: 師父說:我們要學任何一樣東西,一定要跟一個自己有正確認識的人學,這樣才能學得好。就佛法來說是不能夠有任何的錯誤,佛法本身是否清淨絕端地重要。那麼想要得到清淨圓滿的教法的話,引導我們本身的善知識的條件就是決定因素,所以我們總得有一個根據去選、去學習。

在〈2020/06/16 欲擇良師勤問人,善者好之為根據〉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6/15 覺燈

1. 凡夫了解了苦,要去學。 2. 我們要學任何一樣東西,一定要跟一個自己有正確認識的人學,這樣才能學得好。 3. 想要得到清淨圓滿的教法,引導我們的善知識的條件是決定因素。

在〈2020/06/15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6/15 因苦欲學須擇師,善者認定作根據

1. 凡夫抉擇善知識的一個重要條件: 我們要想修學的時候,必定有一特質——因為我們只是凡夫,了解了這個苦要去學,可是辨別能力不強。這個時候只能根據真正有成就的世間,或者在我們這個圈子裡邊,經過了時空考驗以後,經過這個如理抉擇以後,肯定他的價值的,作為我們認定的一個標準。

在〈2020/06/15 因苦欲學須擇師,善者認定作根據〉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6/14 覺燈

1. 佛法非常精於計算,不希求來世非常虧! 2.希求此世與來世的區別,就是在我們的發心中完成的。 3.哪怕就聽到一句教言、一個理路,只要認真行持,就能成為翻轉生命的關鍵。

在〈2020/06/14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6/14 希求來世一本萬利,願避惡趣期遇善士

1. 不想來世是很虧本的: 佛法非常精於計算,如果我們做事沒有想到來世,將會非常虧本。比如我想感得相好莊嚴,卻常常發脾氣,結果不但無法得到未來相好,甚至還可能因此墮三塗。如果我在情緒爆發前多考慮一下,把當下反應跟會感得的果報連結起來,就可以轉而以修忍辱、供花、微笑面對他人等方式,種下一個令來生相貌莊嚴的因。

在〈2020/06/14 希求來世一本萬利,願避惡趣期遇善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