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心靈的力量

不要認為觀想供佛、
請佛住世沒有功德,

這樣的觀想有時比實際供養功德還大。

千萬不要忽略心靈的力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研討題綱:

  • 讀了立即有的感受是歡喜,因一切時處皆可供養!只要佛住世,世間就有究竟離苦得樂的路。請佛住世就是為所有眾生離苦得樂祈求。(北加 石同學)
  • 「千萬不要忽略心靈的力量!」上師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打到弟子的心,也讓弟子看到自己的邪宗。眼見為憑是凡夫的見解,而肉眼不見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心」是法界升沉的主導力量,佛經上貧女供燈即是一例,虔誠供養的心不可思議。(園區 關同學)
  • 善用心的力量造業,透過觀想供佛、請佛住世可以超越自己目前資源或捨心的侷限,而能累積更多的功德。平常供佛容易形式化,忽略了心的力量,感謝真如老師提醒這個以少得多的善巧方便。(美國 陳同學)
  • 是知見為基礎,推動身口意造業的力量。(北加 石同學)
  • 思(行)心所,思(行)心所是造業的關鍵,「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連生死都能超脫,心靈的力量可以超越實際的力量。(園區 關同學)
  • 心靈有極大的力量,因為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意業。內心怎麼想會決定我們的苦樂感受,並主導我們未來身業、語業的方向。(美國 陳同學)
  • 觀想是在練習心的力量,真正可以改變生命的是心的力量。因為身口都是由心而出。心到位身口就可以到位。反之則不然。(北加 石同學)
  • 因為心靈可以超越我們實際上的侷限。雖然肉眼看不到佛,可以觀想諸佛現前,可以請佛住世。雖然供佛的東西不多,可以觀想供養廣大勝妙的供品。雖然捨心不大,可以修唯意樂布施,觀想布施廣大無量財寶給有情。(美國 陳同學)
  • 集業之理p173:「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第二者(思已),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北加 石同學)
  • (1)廣論p41 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普賢行願品》:「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2)廣論p109 論說初者(現前供養),獲廣大福,第二(不現前供養)較前獲大大福,第三(俱供現不現前)較前獲最大福。故於一佛,或佛像等,修供養時,應憶法性無所差別,先當遣意供養一切,極為切要。
    (3)廣論p112 吉祥敬母云:「供養亦復不賴其物,是在自信。」
    (4)廣論p134 由意樂門故力大者,《寶蘊經》說:較三千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須彌,於此諸塔,復經微塵沙數之劫,以一切種可供養事承事供養。若諸菩薩不離一切智心 ,僅散一華,其福極多。廣論p41 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普賢行願品》:「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5)廣論p109 論說初者(現前供養),獲廣大福,第二(不現前供養)較前獲大大福,第三(俱供現不現前)較前獲最大福。故於一佛,或佛像等,修供養時,應憶法性無所差別,先當遣意供養一切,極為切要。
    (6)廣論p112 吉祥敬母云:「供養亦復不賴其物,是在自信。」
    (7)廣論p134 由意樂門故力大者,《寶蘊經》說:較三千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須彌,於此諸塔,復經微塵沙數之劫,以一切種可供養事承事供養。若諸菩薩不離一切智心 ,僅散一華,其福極多。(美國 陳同學) 
  • 對弟子困難的是:如何發起真正殷重「請佛住世」的希求心?祈請上師加持教導……(園區 關同學)
  • 如何判斷觀想佛陀有沒有進步?是觀想愈來愈細緻嗎?還是觀想時比較有感覺?(美國 陳同學)

希望新生法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