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391-0395 覺燈 (2025/02/08)
1. 「歷事練心」就是在對境上練習「保護這個心,增強這個力量」。 2. 跟著什麼樣的見解、行什麼樣的路,就會有怎樣的現在與未來。 3. 怎麼樣解決現實及久遠的問題呢?發菩提心吧!
在〈廣海明月0391-0395 覺燈 (2025/02/08)〉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5/02/10
1. 「歷事練心」就是在對境上練習「保護這個心,增強這個力量」。 2. 跟著什麼樣的見解、行什麼樣的路,就會有怎樣的現在與未來。 3. 怎麼樣解決現實及久遠的問題呢?發菩提心吧!
0391. 增廣發心即是成功: * 「可上、可下的時候,請上一步!常敗,但依然是將軍!因為他不停地戰鬥,他不停止對自我私欲的戰鬥,一直要增廣這個發心。這樣會成功嗎?每次都增廣自己內心的力量,不選擇蜷縮在傷心的、黑暗的監獄裡,······一定要靠自己的這個心力,然後把自己救出來。怎麼救呢?用上師的法語!」 * 「『保護這個心,增強這個力量。』······ 事相上雖然沒有成功,可是可以這樣建立成功感嗎?應該這樣建立」。
1. 菩薩戒的終極精神就是利益眾生。 2. 寧捨生命不捨戒,就是佛弟子的精神。 3. 菩薩為什麼睜開眼睛往水裡跳?是為了利益眾生!
1. 菩薩戒的終極精神就是利益眾生: *應破的心態:「菩薩戒上有這麼說,然後你殺了他有功德,自己討了個便宜,那你只有下地獄。…… 這種行為就是拿菩薩戒當藉口,完全改變了菩薩戒的精神,因為他認為殺人有功德。⋯⋯它是會危及到菩薩戒的。所以他這個內心的法相的抉擇部分——對菩薩戒的終極精神就是利益眾生,它是完全不符順的。」 *菩薩「為什麼睜開眼睛往水裡跳?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把菩薩戒的精神弄反了,還認為造惡業反而自己能賺到功德,這是利他和利己的差別。」
1. 大經大論把心理的法相告訴你得清清楚楚,這才是真正要學的。 2. 學了經論,自己的執著越來越多,那就錯了! 3. 菩薩把戒律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寧捨生命也還是要護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