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01-0105 覺燈 (2023/04/08)

1. 境、行、理、果,就是說什麼境界我們所對的,那麼你怎麼去行持,根據什麼道理,產生什麼結果等等,一定的。 2.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要了解這麼多,不聽聞是不可以的! 3. 不論境界上殊不殊勝,我們的內心殊不殊勝才是最根本的道理。

在〈廣海明月0101-0105 覺燈 (2023/04/08)〉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101-0105 學習重點 ― 趣入正確教理,廣聞還要修心 (2023/04/08)

0101 . 透過聽聞,了解「境、行、理、果」︰ *「『瑜伽』就是相應的意思,這個有五種意思……境相應的話,就是不違一切法的自性;行相應,就是要跟定慧相應;第三個與理相應,就是『安非安立二諦』,就是說是二諦還是不是二諦,二諦是遍於一切的;四與果相應,這個果是怎樣呢?一定是無上菩提的果,得果之後就利樂有情。」 *「怎麼樣從一個凡夫到佛地,它的修行應該修出來的次第、教理,我們是應該先聽聞的。」

在〈廣海明月0101-0105 學習重點 ― 趣入正確教理,廣聞還要修心 (2023/04/08)〉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105 覺燈 (2023/04/07)

1. 因為「我們眾生的常態。」這句話有一個很深的、很深的玄機。 2. 師父說:「平常我們哪,這個任何一個人,因為無始以來我的習氣在,所以看自己不大容易。」 3. 習慣到處看別人毛病,是因為向內觀察、向內調伏的功夫還沒有學會。

在〈廣海明月0105 覺燈 (2023/04/07)〉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105 學習重點 ― 管人閒事的習慣 (2023/04/07)

1. 管別人閒事是出於利他心還是自利心? 「首先我們可以區分一下,管別人閒事是不是出於利他心?我是因為想幫忙別人才管別人的,那為什麼管別人成了閒事而不是正事呢?師父不是教導我們要利他嗎?要代人著想?那管別人閒事是不是關心別人?管別人閒事的行相和定義到底是怎樣的?」

在〈廣海明月0105 學習重點 ― 管人閒事的習慣 (2023/04/07)〉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104 覺燈 (2023/04/06)

1. 因為無始以來我的習氣在,所以看自己不大容易,看別人很容易。 2.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3. 就算是小的惡行也不可以做的,因為小的惡行會累積成大的。

在〈廣海明月0104 覺燈 (2023/04/06)〉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