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覺燈
1. 你的心能跟善知識相應,善知識就會出現。 2. 以菩提心為核心的道次第的內容,就是趣入密法的根本。 3. 宗大師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密意,就是希望我們能由此趣入密續。
在〈2022/04/13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2/04/15
1. 你的心能跟善知識相應,善知識就會出現。 2. 以菩提心為核心的道次第的內容,就是趣入密法的根本。 3. 宗大師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密意,就是希望我們能由此趣入密續。
1. 凡夫對密法所知甚少,甚至無知、錯解: 現代人對密法有一種徹底的無知、錯解,還有自以為是的傲慢。很多人聽過密法,但以為密法就是儀軌、唱誦、念咒,不知道要發菩提心,更不知道要受持嚴格的戒律。即便對密法有一定的了解,也多停留在理論上,一聽說有灌頂就想趣入。但若不真實觀待自心相續成熟的狀況,亦不思惟自己的戒律能否持守清淨,就難免躐等修行。
1. 僧伽教育的高度,代表著佛教的興盛與否。 2. 常常想到生死,自然就能看淡身邊的瑣事。 3. 越是對親近的人,越要修自己的心。自己不斷改善,看出去的世界就會越來越清淨。
1. 戒律始終非常重要的存在,卻被我們忽略: *「當你看到壇城,你會覺得我需要持很多的律儀,我將來才能修成這樣的壇城、有這樣的化現嗎?這就是此段要教我們的。」 *「從前面『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到這『無上瑜伽曼陀羅』的時候,戒律都始終非常重要地存在著,但是都被我們非常奇怪地忽略著,甚至我們會把它看成不存在。」
1.「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兩種律儀。」 2. 我需要持很多的律儀,我將來才能修成這樣的壇城、有這樣的化現。 3. 戒律都始終非常重要地存在著,但是都被我們非常奇怪地忽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