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473 學習重點1 ― 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 (2024/01/04)

1. 佛陀應機宣說無倒成佛次第: *「第二、通達一切聖教無違之理者:達彼一切悉無違者,謂於此中解了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 *佛陀「順著各種心識、各種情況來給眾生說法。」祂所宣說的一切無倒至言彼此是互不相違的,「這是一個補特伽羅從凡夫位直到無學雙運果位前所有的成佛之道,它是一向連貫的次第。」

在〈廣海明月0473 學習重點1 ― 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 (2024/01/04)〉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道次第略義淺釋09 覺燈3 (2024/01/03)

1. 如果能夠修學皈依、業果、淨化惡業,來世投生善趣是毋庸置疑的。 2. 透過將善業果等作為所取,不善業果等作為所捨,這就是如理修行。 3. 透過學習經典,才能獲得力量和志向,喚醒內心的鬥志,不屈服現行,一直朝著解脫的方向前進。

在〈道次第略義淺釋09 覺燈3 (2024/01/03)〉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道次第略義淺釋09 學習重點3 ― 怖畏惡趣苦,當斷惡趣因 (2024/01/03)

1. 眾多的皈依學處中,斷十惡的律儀最重要: 「我們必須不斷地思惟:如果我造作十種惡業,來世就會墮入惡趣受苦;如果我遮止十種惡業,奉行十善,來世就能夠投生善趣。所以在我們的心中還沒有生起滅諦與道諦的功德之前,斷十惡的律儀是我們的正皈依,也是我們最主要修學的內涵。」

在〈道次第略義淺釋09 學習重點3 ― 怖畏惡趣苦,當斷惡趣因 (2024/01/03)〉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道次第略義淺釋09 覺燈2 (2024/01/02)

1. 不思惟業果就無法如理地修學皈依學處。 2. 透過信解佛陀所宣說的業果的道理而進行取捨。 3. 將善業果等作為所取,不善業果等作為所捨,就是如理修行。

在〈道次第略義淺釋09 覺燈2 (2024/01/02)〉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道次第略義淺釋09 學習重點2 ― 至誠皈依三寶,斷十惡修十善 (2024/01/02)

1. 來世投生何處,端賴如理修行取捨: 「死後難以保證不會墮落惡趣,想要來世不墮惡趣,只有皈依是不夠的,我們所造的這個黑白業會緊緊地跟著我們。……黑白業就是這樣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因此來世投生去哪裡,完全看我們是否如理地修行取捨。……如果想要脫離惡趣的痛苦,我們必須至誠皈依三寶,而且在皈依三寶之後,要如實修學皈依的學處。」

在〈道次第略義淺釋09 學習重點2 ― 至誠皈依三寶,斷十惡修十善 (2024/01/02)〉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