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76 覺燈 (2023/07/17)

1. 暇身是專門指如法修行必須的條件。 2. 聽聞、讀寫、辯論教典產生殊勝的勝解,就是淬鍊我們離苦得樂的唯一最佳方式。 3. 正理的理路,才能破除痛苦的根本。

在〈廣海明月0176 覺燈 (2023/07/17)〉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176 學習重點 ― 重新看待出家修行的非凡際遇 (2023/07/17)

1. 僧團以聞思修度晝夜: *「我們得到這個難得的有暇之身,這暇身是專門指如法修行必須的條件。」 *僧團法師「學十五年、二十年的五大論,詳細地聽聞每一部論的解釋,把該背的都背了――五大論的根本頌等等還有很多要背;還有需要辯論的,都拿時間來辯論,生命的主軸和所有的時間都是用來聞思修的。」

在〈廣海明月0176 學習重點 ― 重新看待出家修行的非凡際遇 (2023/07/17)〉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代人著想,觀功念恩〉05 覺燈 (2023/07/16)

1. 《入行論》云:「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2. 以自己為中心的這個習慣是練出來的,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呢?同樣是練出來的,關鍵是你要心甘情願。 3. 如果有一件事不能累積的話,那一定是煩惱;如果有一件事需要馬上去做的話,那一定是對治煩惱。

在〈〈代人著想,觀功念恩〉05 覺燈 (2023/07/16)〉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代人著想,觀功念恩〉05 — 我們生命的希望 (2023/07/16)

1. 學習《廣論》代人著想: 對於學習《廣論》的我們來說,對《廣論》的信心是否能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時堅持不退,能否運用教理調伏內心?是否心裡仍有一些朝向絕望、傷心的慣性思路,受到境界逼迫時又常滑向那一點。 雖然追隨善知識的指引建立了正確理路,但是當對境數數地刻苦串習卻看不到成效,依舊突破不了生命中的一些障礙時,一定要加上――淨罪集資。若能狠心放下自己的憂悲苦惱,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考慮,或多或少都會看到他人的痛苦而令死結鬆動。要這樣做或許會不情願,但是生命的希望正是從這不情願的地方開始,這是真正離苦得樂的起點。

在〈〈代人著想,觀功念恩〉05 — 我們生命的希望 (2023/07/16)〉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171-0175 學習重點 ― 珍視暇滿,勤奮修學 (2023/07/15)

0171 . 別為自己的偷懶找理由: *「養成偷懶的習慣,將來要想真正修行的時候,絕對不可能走得上去的。」 *「偷懶――當自己沒心力,意志力不夠的時候就選擇下滑,久了之後就自然地會屈服於任何逆境,有逆境來就不幹了,心情不好也不幹了,總之找很多理由偷懶。師父說:修行絕對上不去的!如果絕對上不去的話,就只有一條路――退!」

在〈廣海明月0171-0175 學習重點 ― 珍視暇滿,勤奮修學 (2023/07/15)〉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