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覺燈
1.必須以慈悲心作為根本,才能發起菩提心。 2.捨棄自利,而精勤成辦一切他有情的義利,這就是菩薩要修學的。 3.顯密二者之中,顯教即是度彼岸乘。
在〈2021/01/18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1/01/19
1.必須以慈悲心作為根本,才能發起菩提心。 2.捨棄自利,而精勤成辦一切他有情的義利,這就是菩薩要修學的。 3.顯密二者之中,顯教即是度彼岸乘。
1.阿底峽尊者成就菩薩律儀的功德: 〈造者殊勝〉當中,其身圓滿功德事理,這一科裡邊有:具足別解脫律儀之理;具足菩薩律儀之理。其中,成就菩薩律儀者:阿底峽尊者依慈氏瑜伽士等上師長修眾多慈悲為本菩提心之修習教授,特於十二年間依金洲大師,多時修習至尊慈氏及妙音尊傳授無著及寂靜天最勝教授。發起愛他勝自菩提之心,以此願心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
1. 苦源於無明,無明對境時就會顛倒認知,令我們無法找到離苦得樂的正因。 2. 《入行論》云:「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3. 正因為我要把良心繼續傳遞出去,所以必須要平靜,平靜才有勇氣。
1. 面對生命重大打擊,發起決斷超越痛苦: 我們生命中任何的重大災難或打擊都終會過去,但其留在內心的傷痛或負面記憶,卻會持續傷害我們的生命。對此,我們一定要在佛菩薩前數數祈求,發起決斷,一定要去改變、超越這些痛苦的記憶,一定要痊癒創傷。只有決斷了這樣的方向,我們才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1. 把戒律持到清淨,就是一直訓練到身體有條件反射,能行雲流水地做出來。 2. 在持戒的當口上,能夠撐住、守住,就是靠經年累月的努力。 3. 對於別解脫戒乃至所有律儀的守護是可以練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