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202 學習重點 ― 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 (2023/08/22)
1. 佛利眾生的程度是阿羅漢和十地以下的菩薩無法比的: 「小乘的阿羅漢能夠行廣大的利生事業,但是由於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沒有辦法了知一切的所知,因此他利眾的程度跟佛是沒有辦法相比的。」「所以在經論當中,時常用大海以及水滴的譬喻來譬喻佛利眾生的程度就像大海一樣,而十地菩薩以下的菩薩,甚至是最後的聲聞、緣覺阿羅漢們,他們利眾的程度就如同水滴般,跟佛是沒有辦法比的。」
1. 佛利眾生的程度是阿羅漢和十地以下的菩薩無法比的: 「小乘的阿羅漢能夠行廣大的利生事業,但是由於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沒有辦法了知一切的所知,因此他利眾的程度跟佛是沒有辦法相比的。」「所以在經論當中,時常用大海以及水滴的譬喻來譬喻佛利眾生的程度就像大海一樣,而十地菩薩以下的菩薩,甚至是最後的聲聞、緣覺阿羅漢們,他們利眾的程度就如同水滴般,跟佛是沒有辦法比的。」
1. 獲得解脫是不是最究竟的目標: *「我們二六時中所造作的很多很多的――就只說善業吧,有沒有被出離的這個意樂所攝持呢?」 *「依著道次第生起了中士道的法類,依著道次第生起戒定慧的功德之後,如果我們能夠再現證無我的內涵,透過現證無我在心中生起見道的功德,並且透過不斷地修學以及串習,最後斷除煩惱障,接著什麼?就獲得解脫了!對不對?但是這是不是最究竟的目標呢?」
1. 做錯事卻不道歉: 當你道歉後,會讓對方更跋扈嗎?因為我們善良所以我們就容易被欺負嗎?「是軟土深掘啊,誰道歉誰吃虧。」是這樣嗎?道歉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嗎?為什麼道歉很丟臉呢?難道做錯事不道歉不丟臉嗎? 做錯了事情,道歉之後,別人心裡好溫暖,覺得人家都有慚有愧;不道歉,萬一別人定義你沒慚沒愧、沒有自省力、反省力太弱怎麼辦?
0196 . 思惟念死,產生修學正法的動力: *我們照鏡子時要想到:「今生我雖然獲得了能夠修學佛法的人身,遇到了善知識,遇到了宗大師清淨圓滿的教法,還有這麼多的善友在周圍,但我所獲得的人身,有沒有辦法長久地安住在世間呢?或者說有沒有辦法不死呢?一定要去思惟念死的這個內涵。」 *「靠人際關係、靠美食、靠衣服、靠房子、靠車,甚至靠自己的容貌,都不能讓我們擺脫生死的痛苦。唯有什麼?修學正法,跟著佛陀修學正法,才能夠對治生死痛苦。」
1. 希求後世,只希求得人身還是不夠的: 「如果發生希求後世之心的話,每次照鏡子的時候要想一想:來生我長什麼樣的臉?進一步再作思惟的話,如果只是投生在善趣,這樣是不是就足夠了呢?其實還是不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