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1 五趣諸苦汝應知,善學因果明取捨

1. 佛陀善巧宣講《戒經》,策勵弟子知取捨: 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時,透由對阿難尊者的提問,把握因緣宣講了殊勝的生死之輪及本生故事——《貧生童子供佛記》。該故事記載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中,此經亦名《戒經》,內涵為小乘戒律的開遮,但為大小宗義所共同承許,廣攝生生增上之因的十善業。一旦透由學習《戒經》了知善惡業的取捨,努力持守淨戒,調伏狂心,就能得暇滿人身,乃至生生增上,走上還逆生死輪轉之清淨道。

在〈2022/02/11 五趣諸苦汝應知,善學因果明取捨〉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2/02/10 貧生童子供佛記(一)

1. 目犍連尊者入五趣觀眾生苦: 從前佛陀在王舍城時,具壽大目犍連尊者常用神通到五趣中去慈悲地觀察眾生,看到眾生在惡道中受著刀劍砍劈身體、燒煮、饑渴逼迫、弱肉強食等痛苦;在天道中,看到將要墮落、愛別離苦;在人道中,看到艱辛求生、被殺害、刑罰等痛苦。

在〈2022/02/10 貧生童子供佛記(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2/09 體認幸福堅定依師,生命由樂趣勝樂

1. 事易時移,但種因感果是同一批人: 佛陀過去生為猿王時,領導、教誡八萬隻猿猴,用願力將蘆莖變成中空,讓猴群安全喝到水;後來他們成為佛陀的八萬弟子,領受學習佛陀的教法,並因為過去生的因緣,而請問佛陀蘆莖中空的因緣。事易時移,但不變的是同一批有情,以同樣的眷屬關係,在佛菩薩的帶領下走增上生,修解脫道,從性命乃至法身慧命,都能生生世世得到佛菩薩的守護與引導。

在〈2020/02/09 體認幸福堅定依師,生命由樂趣勝樂〉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2/02/08 追隨聽從善知識的重要性

1. 聽從教誡,作師所喜: 「有一次,猴群就走到了一處未曾到過的地方,在那兒巡遊了好幾天,要找水喝。哇!忽然見到一個蓮池,大家就想起了領袖的教誡,大家都不去喝,就坐著等待著菩薩來到。菩薩來了,問說:『你們為什麼不喝水呢?』牠們回答道:『我們正渴盼著你來到呀!』然後菩薩就說:『這麼做就對了!』」

在〈2022/02/08 追隨聽從善知識的重要性〉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2/02/07 蘆飲本生譚

1. 佛說往昔發願使蘆莖中空的因緣: *「佛陀的本生故事──《蘆飲本生譚》。這段本生的因緣,是佛陀在拘薩羅國期間,經過蘆飲村,在蘆飲蓮池附近的凱多迦園,針對蘆莖而宣說的。」 * 沙彌請問佛陀:「世尊啊!我們為了製作針筒採取蘆莖,看見這些蘆莖從根到頭都是中空的,這是什麼原因呢?」佛陀就說:「比丘、沙彌們啊!這是我往昔發願的結果啊!」於是佛陀就開始宣講過去的事情。

在〈2022/02/07 蘆飲本生譚〉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