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因苦欲學須擇師,善者認定作根據
1. 凡夫抉擇善知識的一個重要條件: 我們要想修學的時候,必定有一特質——因為我們只是凡夫,了解了這個苦要去學,可是辨別能力不強。這個時候只能根據真正有成就的世間,或者在我們這個圈子裡邊,經過了時空考驗以後,經過這個如理抉擇以後,肯定他的價值的,作為我們認定的一個標準。
1. 凡夫抉擇善知識的一個重要條件: 我們要想修學的時候,必定有一特質——因為我們只是凡夫,了解了這個苦要去學,可是辨別能力不強。這個時候只能根據真正有成就的世間,或者在我們這個圈子裡邊,經過了時空考驗以後,經過這個如理抉擇以後,肯定他的價值的,作為我們認定的一個標準。
1. 不想來世是很虧本的: 佛法非常精於計算,如果我們做事沒有想到來世,將會非常虧本。比如我想感得相好莊嚴,卻常常發脾氣,結果不但無法得到未來相好,甚至還可能因此墮三塗。如果我在情緒爆發前多考慮一下,把當下反應跟會感得的果報連結起來,就可以轉而以修忍辱、供花、微笑面對他人等方式,種下一個令來生相貌莊嚴的因。
1. 透過廣大聞思,確定教法扼要: 格魯派致力於一開始一定要透過聞思確定教法的扼要,之後要修持不共外道的奢摩他,這是個特法。但不了解的人會覺得這是個缺點,好像怎麼都不修定?先廣大聞思,然後把修定轉為解脫生死的力量,而不要成為投到無暇處的力量,對來生沒有太大幫助。所以賽倉大師在《中觀筆記》裡這一段說法,恰恰說中很多人的心病吧!這就是一種有祖師、菩薩的教授的特點。
1.各各法門應機說,修學仍須依道次: 佛陀為了應眾生不同根性的機說不同經典,某一部經典可能是為了某一類眾生的根器而宣說的一個法門,而這個法門是整個修行過程當中的一個部分,一個關鍵所在。正如《金剛經》的破空見固然關鍵,可是如果沒有順著出離心、菩提心的次第,直接修學空正見,缺乏整體道次的概念,學不好,反而變成斷章取義。
1. 善士引導傳承教,避免誤會失大利: 不同的經典有它不同的說法,我們如果學不好,變成功斷章取義。這是修學過程當中是最嚴重的,是一個大缺失!必定要經過圓滿的教授傳承善巧的解釋明白以後,用到你身上就恰如其分!所以能夠把「斷章取義」變成功「恰如其分」,要靠這個引導的人。要不然會引起誤解,就失去了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