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7 依善所緣趨空性,觀功樂善注光明
1.轉業可以轉命: 生活中有太多憂悲苦惱,但空性的道理告訴我們,一切都只是業力的暫時顯現,轉業即能轉命。而業是我造,故苦樂的始作俑者是我自己,我又是可以改變的。所以與其迷失在外境的苦樂中,不如積極行動,造集善業,為學習空性累積更多的路糧。
在〈2019/07/07 依善所緣趨空性,觀功樂善注光明〉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07/07
1.轉業可以轉命: 生活中有太多憂悲苦惱,但空性的道理告訴我們,一切都只是業力的暫時顯現,轉業即能轉命。而業是我造,故苦樂的始作俑者是我自己,我又是可以改變的。所以與其迷失在外境的苦樂中,不如積極行動,造集善業,為學習空性累積更多的路糧。
1. 始應廣學多聞,隨分隨力即修: 那麼正規地來說,剛開始應該廣學多聞,不幸的是「廣聞是不善於修要」,學了很多道理呢,修行不善巧。本來是應該懂得了很多道理,然後呢,照著道理去努力地行持。這個努力行持也並不是等到我念完了再哦,剛開始時已經講過,當我們在學的過程當中,隨分隨力。
1. 在學的過程當中,隨分隨力努力行持: 正規地學習佛法,剛開始應該廣學多聞。「不幸的是『廣聞是不善於修要』,學了很多道理,修行不善巧。」說:「本來是應該懂了很多道理,然後,照著道理去努力地行持。」接著又說這個努力行持也不是等我全部都學完了我才開始,然後師父就引出了下面的觀點叫「隨分隨力」。
1. 廣聞善修要,始於隨分隨力: 正規地來說,剛開始應該廣學多聞,不幸的是「廣聞是不善於修要」,學了很多道理呢,修行不善巧。本來是應該懂得了很多道理,然後呢,照著道理去努力地行持。這個努力行持也並不是等到我念完了再哦,剛開始時已經講過,當我們在學的過程當中,隨分隨力。
1.修行只有一正一反兩條路: 要修行一定要懂得道理呀!我們現在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果說不能真正在跟它法理層層深入,只有停滯在增長煩惱、憍慢上頭;反過來,假定我們能夠不停滯在憍慢上面,我也一定能夠真正地深入。這兩者當中,沒有什麼第三條路。有很多人糊裡糊塗,那根本不相應,這也是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