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294 覺燈 (2024/07/23)

1. 進入大乘道與否,主要是看有沒有菩提心。 2. 心中生起菩提心就是大乘人。 3. 阿底峽尊者依止金洲大師的原因,是由於他的菩提心傳承極為清淨,而且加持力極大。

在〈廣海明月0294 覺燈 (2024/07/23)〉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293 覺燈 (2024/07/22)

1. 《讚》云:「尊入度彼岸門已,增上意樂善清淨,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 2. 《讚》云:「能捨自利以利他,為勝是即我師尊。」 3. 必須以慈悲心作為根本,才能發起菩提心。

在〈廣海明月0293 覺燈 (2024/07/22)〉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宣布居士學制〉05 覺燈 (2024/07/21)

1. 對於愛別離終極解救的辦法,就是請來一個不死之身。 2. 我們的心了知的範圍可以和所知一樣大。 3. 《廣論》云:「是故應於緣起二業,及諸因果發生定解,一切晝夜觀察三門。斷截惡趣。」

在〈〈宣布居士學制〉05 覺燈 (2024/07/21)〉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499 覺燈6 (2024/07/20)

1. 對我們真正求解脫的人,經典才是最勝的教授。 2. 從善知識的教授當中,然後把經論最重要的精義把握住,得到確定不疑的認識。 3. 我們要是得到定解的話,就是對此生最怕的是失去人身。

在〈廣海明月0499 覺燈6 (2024/07/20)〉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廣海明月0499 覺燈5 (2024/07/19)

1. 在每一步的行持中,要依靠善知識的口訣教授。 2. 解脫的方便唯有佛知道,也唯有佛完成了,所以一定要依靠他的教授才能得到。 3. 《般若經》云:「諸佛弟子。依所說法。精勤修學。證法實性。由是為他有所宣說。皆與法性能不相違。故佛所言。如燈傳照。」

在〈廣海明月0499 覺燈5 (2024/07/19)〉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