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珍惜你面對的那個人,
希望他的生命因為有你在他身邊,
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悲苦惱;
因為有你一起承受著生命的苦難,
他會過得好一些。
就是這樣很簡單、很樸素的希望
──凡是遇到我的人,我都想讓他更快樂一些,
我要努力地為別人生命的離苦得樂奉獻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研討題綱:
- 我希望別人在乎我的苦樂,但卻往往不在意別人的苦樂。我希望碰到善友和貴人,卻常吝於當別人的善友或貴人。對比我的現行,這則法語傳遞了大乘行者的高度:心繫他人的苦樂,並想要努力幫他人離苦得樂。(美國 陳同學)
- 為人子女時,得到了父母無私和全然的愛,但父母在時沒來得及用感恩報恩的心去實踐這樣的「一個樸素的願望」。為人父母後,心中只希望為家庭,孩子奉獻自己,看似有「一個樸素的願望」,但沒有智慧,也不一定真能讓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悲苦惱。希望跟著讀這則老師的悲願時,也因為善知識的攝受力,我們勇敢地跟隨老師發「一個樸素的願望」一個菩提心願。—— 凡是遇到我的人,我都想讓他更快樂些,我要努力地為別人生命的離苦得樂奉獻自己。令我想起「希望 新生」第32則老師的法語「我們都是因為因緣而相聚的,在無始的生死流轉中能夠遇到,實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結束一來,就必須得散開。所以在彼此相遇的時候,要好好把握相聚時光,懷著非常善意的心,讓自己的生命對他人完成最大的饒益。」(南加 董同學)
- 多修念死無常思惟能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或許並不長。此外修知母(每個有情都曾為我母)也可以提策珍惜所遇到的人。(美國 陳同學)
- 惜緣就要珍惜相處的時候,善心對待,莫結惡緣。(南加 董同學)
- 先看到、在意他人的苦,然後進而去關懷、傾聽、陪伴、幫助他人。(美國 陳同學)
- 關心並願意付出努力,希望別人快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悲苦惱。(南加 董同學)
- 入行論:「於諸乏樂者,多苦諸眾生,足以眾安樂,斷彼一切苦。」
入行論:「別此亦獻供,悅耳美歌樂,願息有情苦,樂雲常住留。」
廣論214頁: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須自至誠,荷此重擔,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廣論223頁: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美國 陳同學)
- 菩提心教授,四攝法。(南加 董同學)
- 改變以自己為中心的活法的下腳處是什麼?(美國 陳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