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居士學制〉08 覺燈 (2024/08/11)
1. 空性是對業果生起確切認知的助力。 2. 《入行論》云:「苦從不善生,如何定脫此,我晝夜恆時,理應思惟此。」 3. 「是故應於緣起二業,及諸因果發生定解,一切晝夜觀察三門,斷截惡趣。」
在〈〈宣布居士學制〉08 覺燈 (2024/08/11)〉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4/08/13
1. 空性是對業果生起確切認知的助力。 2. 《入行論》云:「苦從不善生,如何定脫此,我晝夜恆時,理應思惟此。」 3. 「是故應於緣起二業,及諸因果發生定解,一切晝夜觀察三門,斷截惡趣。」
1. 信解佛語,久思業因果: 痛苦是從不善業所生的,所以我們要日夜思考:「我及一切如母有情怎麼樣必定從痛苦中脫離?」佛對於這個問題的勝解,即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恆久反覆地修習異熟果,因為業果是極隱蔽法;同時也應該修持對於對佛語的信心。佛陀的大智慧告訴我們苦樂的真相就是業果法則,如果把這個寶物好好運用的話,就像投資一樣,善業的果報盡未來際無有窮盡。
1. 外境的好與醜並不能決定自己是幸福或者悲慘。 2. 真正讓我們的生命朝著增上的目標而去的,就是我們內心對所經歷的這件事的看法。 3. 不管什麼境、什麼人來了,記住!就是「造善業」。
1. 廣學經論,遇境向內調伏,就能增長善: 「在經典上什麼是正確的意趣?為什麼要廣學經論?什麼是相似的?得到了這個正確的,他的修行之路,就是碰到什麼境他知道――因為經典就教自己調心的嘛,口訣也是――他知道怎麼讓自己前進,『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這裡邊就講的是一樣的道理。」
1. 經典就教自己調心的嘛,口訣也是。 2. 善人的啊,是我的師;惡人的啊,是我的資。 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