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離苦得樂的生命指南〉004 — 對待家人應恭敬,不應越界造惡業 (2023/01/22)
1. 重視對家人的觀功念恩,修恭敬心: 家是溫暖的避風港灣,卻不應是修行的盲區,對家人應保持敬意。我們或者因為將家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或者貪圖輕鬆自在,而忽略了對他們觀功念恩,因此很難對家人持有一份敬意。所以很容易一再越界,隨心所欲地對待家人。如此而行,會源源不斷地造集惡業,令我們未來領受可怕的苦果;還會導致與家人關係逐漸惡化,致使最親的人變成仇敵。
1. 重視對家人的觀功念恩,修恭敬心: 家是溫暖的避風港灣,卻不應是修行的盲區,對家人應保持敬意。我們或者因為將家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或者貪圖輕鬆自在,而忽略了對他們觀功念恩,因此很難對家人持有一份敬意。所以很容易一再越界,隨心所欲地對待家人。如此而行,會源源不斷地造集惡業,令我們未來領受可怕的苦果;還會導致與家人關係逐漸惡化,致使最親的人變成仇敵。
1. 《廣論》是從般若海中流出的一部論。 2. 各種各樣的障礙中,最可怕的是內心中生起各種煩惱的障礙。 3. 論的作用就是能把我們從惡趣、諸有中救護。
1. 追隨文殊智慧,翻轉一切苦因: 走近文殊菩薩,走近光明和智慧的代表,走進論典、走進經典、走進佛菩薩偉大的心;學會去恭敬禮敬、傾聽、追隨這樣的心。「從一個無漏的心裡邊顯示出來一個量,我們會去學習校對這樣的量、聽聞這樣的量,並且在心中先是熟悉、記住,然後慢慢去比對自心、調整我們的心。皈敬文殊菩薩、歸向智慧,翻轉由愚癡導致的一切痛苦的因和果。」
1. 新的一年,提起勇悍心力,以獅子搏兔的精神,在身語意上造集廣大的善業資糧! 2. 修行最重要的是「向內調伏」――把聽聞來的道理、見解拿來比對自心、向內調伏。 3.「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1. 反覆策勵聽聞的目的及聞思修次第: *「為什麼要修行呢?是什麼理由推動著我們一定要修行呢?那麼如何修行?」「修行真的要從聽聞佛法開始,也就是按照這樣一個聞思修的次第開始。」 *「聽聞了之後,進一步了解了,把所了解的接著去驗證,這才是我們聽聞的目的。」「對待他人,要用一個非常恭敬的、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種種。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扭曲了聽聞的目標,在聽聞之後能夠如法而行,我們的生命才能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