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覺燈
1. 成佛的這個道次第,就是顯密的這個道次第,被喻為是四方道。 2. 「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非常稀有的功德! 3. 道次第這個習氣的種植,很多大善知識是非常、非常重視的!
1. 成佛的這個道次第,就是顯密的這個道次第,被喻為是四方道。 2. 「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非常稀有的功德! 3. 道次第這個習氣的種植,很多大善知識是非常、非常重視的!
1. 對尊者稀有的功德,觀察我們與宗大師有多大的差異: *「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對於我們這些學習的人來說,要從這裡邊觀察到什麼呢?」 *對局部的法類如果能生起一點覺受,我們會覺得這個是很有修行了,「但要說如果一個人他知道了顯密的道次第,而且注意!還有一個,『攝持一切聖教』――從任何一個點趣入的話,都能夠緣到全圓的道次第――知道這件事有這麼稀有嗎?看一看我們心中對於這個的著力點,和此處宗大師讚美阿底峽尊者他的著力點的差異性有多大?可以觀察一下。」
1. 希望大家反覆閱讀,而且結合內心,對自己內心的善惡能夠做真實的抉擇跟取捨。 2. 諸佛至言悉攝為三藏,是故聖教心要為三學,彼等當中首要為戒學,說彼根基即是毗奈耶。 3. 由是之故於佛廣制立,善說正法毗奈耶軌則,解了聖教次第諸智者,以何因緣心不生歡喜。
1. 反覆學習,珍重執持: 此文雖是宗大師回覆弟子的書信,實則其內容已完具了皈敬、前言、正文等造論的結構和內涵,應視之為論著。此論簡明地闡述了以戒律為根本結合三主要道修行的方法,是宗大師傳授心愛弟子的修行心要,也是老師極為珍愛的教授。老師將其開示給我們,慈悲的心意與宗大師對其弟子無異。希望我們體察老師的心意,將此論反覆閱讀,珍重執持,「結合內心,對內心的善惡做真實的抉擇和取捨」。
1. 高山不是用來仰望的,是要攀登的;我們跟佛學,把法受用於身心,最後就能跟佛一樣。 2. 思惟善知識之傳承師長的功德,能幫助深入憶念善知識之功德。 3. 弟子受持師長法恩,才能得到成就,所以弟子的成就,也是師長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