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8 佛法目的為去苦,正確了解皆願學

1. 正確了解去苦方式,人人皆願修學佛法: 我們現在了解真正要修學佛法,不管你願不願,最後一定要走上這條路。如果正確地了解以後,沒有一個人不願,為什麼啊?簡單極了──去苦,去苦!所以佛告訴我們「無苦無出離」。

在〈2021/08/28 佛法目的為去苦,正確了解皆願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1/08/27 耐心學法了解主次,依據主體計劃一天

1. 以喻說明主從關係,道之正體道之支分: 為了成佛,經典上一切的道理我們都必須通達。但修道的內容很多,有的是道的主體,有的是道的支分,因此一定要區分主從關係。對此,師父以樹和吃飯為喻,幫助我們理解主副的概念。讓我們知道,世出世間一切事情都有主從、次第、層次之分,沒有一個例外。

在〈2021/08/27 耐心學法了解主次,依據主體計劃一天〉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1/08/26 修道的主體與支分

1. 佛法雖多,但主次層次分明如同大樹: 修道為什麼要這麼多呢?道理很簡單,有的是它的主幹,然後呢有的是它的支分。這麼多的法就像一棵樹一樣,我們要耐心地去分哪個是樹根、主幹、哪個是葉子和花果,要耐心地去學。學佛法是如此,有這樣的一個層次,所以才分這麼多。同樣的道理,可以運用在世間法上面,沒有一個例外。

在〈2021/08/26 修道的主體與支分〉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1/08/25 堅持聞思立見調心,正確總結肯定自己

1. 文字上一定要先下功夫: 我們學了法卻沒辦法用在身心上,就是因為對佛法名詞的字面意義都沒有真正了解,更別提深入背後的內涵。若事先能透過預習、查字典,把定義了解清楚,等善知識結合內心一講,我們就可以跨越定義的部分,研究字面後所呈現的更深刻的內心行相。所以文字上一定要先下功夫,要依靠完整的教授,通達每一個名詞的定義與法相。

在〈2021/08/25 堅持聞思立見調心,正確總結肯定自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1/08/24 依傳承教授解文,經典字字可修心

1. 善知識教我們學習的方法: 我們學習佛法的教理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以前沒有聽過的名詞,每一個的名詞的名相,它針對著這個法的法相是最好的解釋。如果我們事先把這個詞的定義瞭解清楚,師父一講就會講到內心的部分,然後再把定義再講一遍的話,就像是一個複習一樣,我們就可以直接跨越定義的部分,去研究那個定義它所顯現的到底是什麼。

在〈2021/08/24 依傳承教授解文,經典字字可修心〉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