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35 覺燈 (2023/05/19)
1.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 2. 一個人也可以思惟、觀察、辨別,可是的的確確不如在學者彼此之間共同論辯、往復推敲好。 3. 《禮記》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在〈廣海明月0135 覺燈 (2023/05/19)〉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3/05/20
1.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 2. 一個人也可以思惟、觀察、辨別,可是的的確確不如在學者彼此之間共同論辯、往復推敲好。 3. 《禮記》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1. 大家一起討論比一個人思惟好: 「不單是自己的對認識方面是這樣,而且自己的理智上面,又是沒有力量能夠善巧地辨別完整的這個佛法的道理。本來這個理解、辨別,應該是說兩點,就是理智的辨別。…… 通常我們作學問常常有一句話叫『真理越辯越明』。是!你一個人也可以思惟、觀察、辨別,可是的的確確不如在學者彼此之間共同論辯、往復推敲這樣好,往復推敲這樣好。」
1. 觀照一下自己:內心是否有某種執著,或者偏於自己的感覺,或者偏於自己的經驗。 2. 對境如果沒有正念,是不是對事物認知的一種缺失呢? 3. 因為有前生後世,所以大乘發心,生生世世積聚資糧,可以修出來菩薩行。
1. 全貌了解佛的道理非常重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對於佛的道理都沒辦法得到完整的認識,都是殘缺不全的。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就告訴我們一個最好的指示啊!平常我們像瞎子摸象一樣――是的,我們是摸到了象,那時候我們應該有一個認識是摸到了象,可是我們畢竟是瞎子,摸到一部分哪!千萬要想辦法多體會、多聽聞,了解全貌,不要執著自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1. 接受好的概念,去改掉壞的毛病,不是照單全收。 2. 抱怨不會讓這個世界變美。 3. 盡量地把壞的習慣漸漸地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