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廣論迎向來生、準備學空性〉02 覺燈 (2023/05/14)
1. 用無限生命的理路就會清晰地看到:其實病和死亡其實只是下一段旅程的一個必經之路。 2. 《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無。」 3. 《入中論》云:「若諸異生諸語生,若諸自力證菩提,及諸勝子決定勝,增上生因戒非餘。」
在〈〈用廣論迎向來生、準備學空性〉02 覺燈 (2023/05/14)〉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3/05/16
1. 用無限生命的理路就會清晰地看到:其實病和死亡其實只是下一段旅程的一個必經之路。 2. 《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無。」 3. 《入中論》云:「若諸異生諸語生,若諸自力證菩提,及諸勝子決定勝,增上生因戒非餘。」
1. 學法當希求,毋需太急迫: 有一些年齡大的同學,會擔心一生是否能聽完毘鉢舍那。其實不只是年齡大的人會計算,很多年輕的學員和法師都會計算生命存活的時間能有多久來聞思正法,五大論可以學習多少輪,什麼時候可以修到生圓次第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但是不要太急迫了,因為太急迫了就會感到非常有時間性的壓力。
1. 感受痛苦的時候,我也可以得到內心的成長,在這個時候訓練對真理的認知和熟悉度,甚至訓練我作師所喜。 2. 師父說:「『觀業忍受』,到那時我安心忍受,那這樣一來的話,前面造的業到此為止。」 3. 我們是相應在增長煩惱,還是我們相應在真正地淨除罪障、積聚資糧,這個對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
0126 . 熟悉業果思路,讓心靈動飛翔︰ *「現在感受的苦,是從不善生的,是從過去的因生的,淨化那個不善,就不會生苦果了;種下善因就會感樂果。」 *「在感受痛苦的時候,……我也可以在這個時候訓練對真理的認知和熟悉度,甚至訓練我作師所喜。」「業是如此地靈動的一件事情,不是像一個釘子把你釘在那兒不能動,它是非常靈動的。」
1. 抱怨的想法只會增長驕慢,而且造惡業,對我的生命沒有任何好處,對他人的生命也沒有好處。 2. 能活一天都要好好地感恩三寶! 3. 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建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不是讓我們上來就是評外境的,一定要是看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