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學修結合廣論教理,穿越障礙就能成功

1.怎麼理解「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 六世班禪大師說:「不是《道炬論》的作者就是《道次第廣論》的作者,這是在說:如果《道炬論》沒有出現三士道次第的說法,就沒有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會出現這本論就是依據《道炬論》才出現的緣故。總之,《道炬論》所說的三士道的次第和本論所說的三士道的次第是同一個。」這樣理解比較好。

在〈2020/08/18 學修結合廣論教理,穿越障礙就能成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8/17 覺燈

1. 學了《廣論》,所有修行的問題都能解決。 2. 學了《廣論》,念佛,念佛成功;參禪,參禪成功;學教,學教成功。 3. 在困境裡,《廣論》會教我們怎麼走上去, 看到希望。

在〈2020/08/17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8/17 圓滿傳承造廣論,應機修行無障礙

1. 宗喀巴大師承接阿底峽尊者的圓滿傳承: 「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所以造《菩提道炬論》的這位尊者,就是本論的作者,因為這個綱要整個地照著他的藍圖。實際上宗喀巴大師的這個內涵,的的確確是完完整整地接受阿底峽尊者的圓滿的傳承。阿底峽尊者的傳承,經過幾方面,最後一一都傳到宗喀巴大師身上,這是事實。

在〈2020/08/17 圓滿傳承造廣論,應機修行無障礙〉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8/16 覺燈

1. 需要關心要直説,這樣對方才可能清楚我們的需求。 2. 我們都想要別人關心,但其實人心差不多,他也需要關心。 3. 我們的善念非常弱,往往一個境界來了,馬上又開始想要作惡。

在〈2020/08/16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8/16 需要關心就直説,指責跑題徒增憂

1. 需要關心要直説,讓對方清楚自己的需求: 我們在指責、數落他人時,傷人之語常常脫口而出,但想要索求他人的關心時總是不願直說。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內心怯弱,覺得柔軟體貼的話太肉麻,或認為跟對方已經很熟了,他理應知道我的想法。但事實上,我們想要他人關心,卻不直說,別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所以需要關心要直説,讓對方清楚自己的需求。

在〈2020/08/16 需要關心就直説,指責跑題徒增憂〉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