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 全圓認識免偏執 會通教理除矛盾

1. 「觀視佛語多片眼」和習性有關: 「觀視佛語多片眼」是指不全面地、片段地去看佛語。會「觀視佛語多片眼」,是和自己的習性有關係的。因為我就比較喜歡學這個部分,比較相應的、有歡喜心的。學那個部分的時候就沒有感覺,甚至是反感;甚至覺得這是多的、我不需要學的。所以對於佛語要全面地學習,不這樣做的話就是「片眼」。

在〈2019/10/18 全圓認識免偏執 會通教理除矛盾〉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10/17 覺燈

1. 不全面看,只抓住一句就是「片眼」。 2. 為什麼會「觀視佛語多片眼」?和自己習性有關。 3. 為什麼我們沒有去相應全圓的道次第呢?

在〈2019/10/17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10/17 依師相應全圓道次 穿越片眼觀視佛語

1. 要全面學習佛語,才不會「片眼」: 「觀視佛語多片眼」 是指不全面地去看的意思,就是片段,有些佛語會看、有些就不會看到。假設不遍觀佛語的話,過去經典中宣說了很多各別不同的了義、不了義,有些說補特伽羅有我,有些說補特伽羅無我,不可以只片面地說:「佛宣說補特伽羅有我。」所以對於佛語要全面地學習,不這樣做的話就是「片眼」。

在〈2019/10/17 依師相應全圓道次 穿越片眼觀視佛語〉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10/16 覺燈

1「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 2聽聞是樂於修行的人非常非常重要而且不可逾越的步驟。 3就是怕我們離開智者歡喜的道,宗大師才為我們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

在〈2019/10/16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9/10/16 由聞思明辨取捨 心生歡喜與踏實

1.修行離不開全圓的道次第與傳承善知識: 修行一定是不能離開全圓的道次第,也離不開傳承的善知識。因為親近善知識,然後才能聽聞教典,其次第跟數量都不能錯誤,才能夠構成修行的全圓道次第。所以有本論作指導,又有師父非常入心的講說,就有機會校正自己在修行上的偏失。因為這是傳承師長,為了教授、引導我們所說的種種方便,真的就像「野風送來的遺囑」,是非常非常珍貴的智慧寶藏!

在〈2019/10/16 由聞思明辨取捨 心生歡喜與踏實〉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