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3 覺燈
1.出家是為了出生死之家,受戒是為了軌成出離之道。2.戒律不是繫縛我們的繩索,而是是非取捨的準繩。3.戒的宗體分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4.所謂戒體,就是防非止惡的這個心種。5.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6.受戒就是要遮止惡行,積極造集善行。7.由於我們不了解道理,所以往往作了行相,卻得不到真正的好處!8.要受戒一定要先找到具相的善知識,弟子也要如理如量地學習戒的內涵。 ~大覺晨曦編輯部~
1.出家是為了出生死之家,受戒是為了軌成出離之道。2.戒律不是繫縛我們的繩索,而是是非取捨的準繩。3.戒的宗體分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4.所謂戒體,就是防非止惡的這個心種。5.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6.受戒就是要遮止惡行,積極造集善行。7.由於我們不了解道理,所以往往作了行相,卻得不到真正的好處!8.要受戒一定要先找到具相的善知識,弟子也要如理如量地學習戒的內涵。 ~大覺晨曦編輯部~
1、當初弘一大師剛開始學的時候,他廣學各部的律,最後他發現「說一切有部」最完整,所以他很歡喜,一心想學。一直等到後來,他見到了這個南山所謂一宗的真正殊勝的地方以後,他才深深感覺得這個懺悔。2、師父先引大乘八宗幫助我們會通漢藏,然後先深入說明南山律一宗。因為南山律宗特重學戒及持戒,透過其開權顯實融通律學,方穩固了戒作為三乘(聲聞、獨覺、菩薩)共基的基礎。並且南山律宗強調持戒最重要的是正知見,而非單純從行相上面來判斷持犯。3.第一個呢,就是戒本身是三乘的共基,而一般說起來,它只是限在這個小的部分。譬如我們現在來說,不管你將來最後完成的教育是如何,一定從小學開始,所以戒本身呢就等於說那個小學的部分。4.持戒開權顯實不同,所證得的果位會有所不同,但主因是發心與目標不同。其實真正的持戒,將發心意樂把穩,遇到與善知識見解不同時,向衪求證再好好修持,是可以達到大乘圓滿的佛果位。5.那麼另外一點呢,就是正知見,正知見。這個因為以律來談律,譬如說戒學來談戒學,戒學是特別重在行持的。…而平常人是往往只從那個行相上面來判斷他的持犯,因此不大容易了解這個義解的重要,而忽視這個義解。卻不知道沒有義解,根本就談不到這個律。6.我們通常有個誤解,認為戒是修的部分,不側重見解、不須聞思,其實有正知見非常重要。只有透過聽聞、學戒,才能如理如量地認識戒的法體行相,對戒律行持才可能有正確的判斷。所以有了信心,見解也很重要,否則只憑外相判斷對錯,會落入「如言而取」的相狀,無法了解背後種種因緣。~大覺晨曦編輯部
1.戒本身是三乘的共基。2.發心目標、意樂把穩了,透過跟善知識求證去印證,好好修行,同樣是持戒,一樣可以到大乘圓滿的佛果位。3.透過持戒的學習,真正要的是大乘的佛果位。4.真正要能夠判斷戒律,正知見非常非常的重要。5.如理如量的持戒,一定具足法、體、行、相。6.練習每天看到一個人的進步。7.沒有義解,根本就談不到律。8.認知錯誤,就是障礙。 ~大覺晨曦編輯部~
1.上去的眾生,在勝解行地,乃至於在這個前面還沒有正式,還沒有正式進入那個勝解行地之前,在那個基礎位上面,他是最重視要建立那個正確的知見。所以為了這個起見,他不是說全部的精神,「百一」,非常地嚴峻地在這行持上面,所以這個基本的行持就不能亂。2.南山道宣律祖在南山三大部裡就特別地說明,說現在有很多人誇言大乘,結果不要這個戒了,不要這個戒了!他然後引證很多不同的大經大論來說明,說明說這個是不可以,不可以!持戒標準一般分兩種:對宿生已修學過的,其標準是專精不犯。但一般人多因對持戒不純熟,無法專精不犯,但犯了以後一定要懺悔,然後犯已還淨。戒律牽涉到開遮持犯,內容非常深廣繁雜。如果沒有善知識教導,我們連持戒的標準與次第都不清楚,所以說「五夏學律,十年不離依止。」又因為「是處非是處,不待臨時計。」所以該學的就要學好、該背的都要背起來,對止持相關的內容要通達到如「老農識晴雨,良馬知途徑」的程度。然後於對境中慢慢實踐義理,所謂「不鬥煩惱、戒不能凈。」5.尤其在持菩薩戒時,爲了契合衆生的根器、利益一切有情,在行持標準上會有一些不同的開遮,但其一定是在別解脫戒的基礎上做取捨。若沒有建立正確的知見、沒有善學,開遮持犯很容易出問題 。6.所以我們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要經常對自己做深刻的反省。正因為我們對自我行持的要求很鬆散,所以得靠善知識的教導,從芝麻綠豆的小事開始,於起心動念處深細防範;同時,在行持上每天要透過戒行持犯,不斷的自我檢討、改善,才不會在行持上有所迷失。~大覺晨曦編輯部
1. 持戒標準分兩種: 專精不犯、犯已還淨。 2.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 每天要做戒律的結行。對自己深刻的反省要常常做。 4. 對戒律持守,持對了要隨喜,行持錯誤的要懺悔。 5. 行持是從芝麻綠豆小事情開始。 6. 對戒律開遮持犯要了解到如「老農識晴雨,良馬知途徑」的程度。 7. 若不善依止,盲人瞎馬行。 8. 別人不做我來做,正是我來發心、我來學習、我累積資糧的機會,正是我完成修行、樂趣、志向所在。 ~大覺晨曦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