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5 遇難不退,更加希求一切智智

1.佛說法都有一定的次第。假定說我們能夠一開頭的時候,能夠聽信佛陀的這樣的指授,而依此那麼按部就班地、這樣地從基礎上面,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話呢,我們就會走這條快速的路子;否則的話呢,就不一定。 2.對這個整個的綱要有一個了解,你曉得:哦!從什麼地方一步一步上去,這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你完全信得過善知識的引導,說他只要引導你怎麼,你全心全意聽他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在走前面的這個路子的時候啊,大概走到什麼時候,要繼續地深入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很快的,不會有很多的停滯。 3.反過來,假定我們沒有這個認識的話,我們自然會碰到哪裡執到哪裡,執到哪裡就停在哪裡,這樣,所以這樣地走上去就比較辛苦,比較慢了。 4.當生活、事業上遭遇不順遂,我們並不容易想到這是因為尚未成佛。事實上,當遭遇困難無法超越時,就應該要希求一切智智,要成佛。因為成佛才能究竟解決一切苦樂問題。如此一想,才會將生命最高的目標設定跟佛一樣,希求成佛。 5.成佛之路分遠近,關鍵在有沒有一開始就聽懂善知識的教導。觀察自己到底是真懂還是假懂,需要善知識、同行善友的提策。聽完了實際去做時,還要研閱經典、跟善知識確認、印證、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懂了多少。 6.當承擔時煩惱湧現,我們常常會覺得是因為聽了善知識的話去承擔、護持產生的。實際上是因為還沒有學會用佛法向內調伏,加上我們又沒經驗所以容易失敗。所以煩惱湧現的時候,正是善知識教我們認識煩惱、對治煩惱的時候。只要我們學習師父常敗將軍的精神,遇難不退就會成功。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15 遇難不退,更加希求一切智智

2018/01/14 覺燈

1.廣論中蘊藏著最美好的智慧,是最有價值的典籍,是老師最想送我們的禮物。 2.佛法緣到人類內心深處最隱秘的傷痛:愛別離、死別離。 3.如果可以揭示死亡隱藏的秘密,對死亡就不會那麼恐懼。 4.學習佛法,要有能力為自己往生和親人往生的那一刻做好準備。 5.親人往生後,不要陷在悲傷、追悔、恐怖的情緒中。 6.親人往生後,最該做的是為他做善行、迴向給他,再陪伴他走一程。 7.我們現在好好修行,將來就可以在無限生命中幫助到我們的親人。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14 覺燈

2018/01/14 學習如何面對死亡

1.在上一尊佛時,持戒並得到了戒體而不破戒的出家人或者居士,在下一尊佛的時候至少可以成就阿羅漢果位;即使破戒,在賢劫千佛的某一尊佛時,也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位。我們今生值遇教法,如果能夠持戒並得到戒體,就至少拿到了在賢劫千佛中解脫生死輪迴的門票。 2.親人往生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表現為:嚇呆了,心神不寧,沒法進行正常思考,也全然不知自己已處於這種狀態;抑或陷於悲傷之中,不斷地追悔,腦子裡過電影似的想起一輩子對不起這個人的所有事情,不能自拔。 3.其實,死亡並非徹底地撕裂了我們和親人之間的全部關係。當人的呼吸停止了,他的心識還是在活動的,他還是存在的,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而他所造的善、惡,業將決定他下輩子會到哪裡。 4.所以這時要先把心定下來,提起正念,不要停留在悲傷、追悔,或恐懼中,要把剩下的事情處理好,想辦法真正幫助到我們往生的親人。在四十九天內要為往生者超薦:誦經、行善,並將功德迴向往生者,以這樣的方式,送禮物、送路費給他,陪著他走下一程。 5.在現世,佛法就給我們很大的利益:對我們最深邃、最難超越的痛苦,給予很有力、很現實的、很解決問題的思考和方法,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好好地活著,承擔好人生旅途上的責任,而不至於終生被困其中,乃至於毀滅。 6.我們一定要學習清楚面對往生時,所需要做的事情。這樣一旦它來臨的時候,我們可以內心堅定、從容而正確地面對。對已過世的親人,如果我們未曾用這些方法幫到他們,也不要悲傷。現在好好地修行,對於那些和我們最有業緣的人,未來一定會再相遇,我們修行有很大進步,以後就能在無限生命中幫助到他。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14 學習如何面對死亡

2018/01/13 和尚開示二、聽懂善知識的話,長養大乘堪能習氣

1、 透過《法華經》的窮子喻,佛陀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大富長者的種性,但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的乞丐習氣太強了,即便知道自己是大富長者之子,也不願擁有萬貫家財。所以佛陀跟我們講大乘法,我們不願聽、聽不進去、也聽不懂。 2、我們身上的乞丐習氣表現為「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其中困難的就是怯弱、不敢發心。這种習慣會很強的「念我不能」的想法,一遇到困難,就覺得我條件不夠、我不行而退怯。 3、但對大乘行者而言,關鍵不是條件夠不夠、做不做得到,而是有沒有不畏艱難、承担師長事業擔的志向。只要有這種志向,乃至在還沒有能力的時候,就會開始想辦法,一點一點努力,到最後就能夠完成這件事。這就是大乘的堪能習氣。 4、如果我們不長養大乘的堪能習氣,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很容易就因有情的剛強難調或自己的怯懦而退失大乘發心。所以,如何從二乘志向轉為大乘志向,在善知識調整弟子的過程中是最重要、最困難的。 5、其實無量劫來,佛陀一直在教導舍利弗尊者,但舍利弗最後卻示現證得小乘果,其原因就在於志向,也就是種性的問題。如果我們「著」在自己的習氣裡,不能斷除器過,就無法聽懂善知識的話,自然也就無法緣著善知識的引導調整自己。 6、要聽懂善知識的話,貴在努力。至少在道次第裡面,講得很清楚。第一先找到善知識,然後對善知識修信念恩,得到圓滿的教授,進而依著圓滿的教授,一個過失一個過失的去斷除。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13 和尚開示二、聽懂善知識的話,長養大乘堪能習氣

2018/01/13 和尚開示一、不按道次第,就是繞遠路

1、在修行過程中,如果沒有按照圓滿的道次第來走,即便努力行持,走的還是遠路。而圓滿道次第最重要的是依止法,所以首先我們要得到大乘善知識的攝受。而此善知識的條件是能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2、在依止具量的善知識後,善知識會根據我們的根器逐漸調整我們,將我們耽著於安樂的輪迴習氣或只求自己解脫的二乘作意轉換成大乘的習氣,這個過程最為關鍵。如果能夠成功轉換,我們就能直趣大乘,快速成佛。 3、而能否轉換成大乘習氣的關鍵在於我們對善知識是否有信心、是否能聽懂祂的話。這也是親近善知識的過程中最難的兩點。所以,依止善知識後,我們首先要斷除的就是器過,必須修信念恩,建立與善知識的因緣,然後依著善知識的引導如法行持。 4、但就修信而言,關鍵是能否看到大乘善知識潛在的功德。學佛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在我們自己的習氣與善知識要我們做的之間拉拔。在我們的學習、承擔與世間生活出現衝突、人際關係出現矛盾,心力交瘁時,如果我們對善知識沒有信心,就會出現「不如歸去」或者「更換跑道」的想法,乃至最終捨離善知識。 5、修信後,還要作師所喜,而善知識所歡喜的就是我們能按照道次第的內容行持。所以我們要依著善知識引導廣泛研閱經論,建立道總的概念及習氣。在有了大乘的見解與完整的道次習氣後,才有可能聽懂善知識的話,清晰地看到祂要給我的引導,知道祂叫我做一切的關鍵,從而棄捨與道次第相違的違品。 6、總之,成佛的快慢取決於能否按照圓滿的道次行持,而整個道次的根本在依止法,根本中的根本是對善知識的修信。修信之後要作師所喜,其過程要廣泛的研閱經論,建立正確的道總概念及習氣。這兩個部份做得好,基本上要快速成佛就不是很難了。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13 和尚開示一、不按道次第,就是繞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