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1 覺燈

1.善知識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來告訴我們標準。 2.做事的抉擇點不在事情難不難,而在於有沒有價值。 3.法,要從恭敬中求! 4.不是善知識不講法,而是弟子沒有希求! 5.不在乎現在做不做得到,而在乎是不是有理想。 6.溝通的基礎是要在不散夥的狀態下才能進行。

Comments Off on 2018/08/21 覺燈

2018/08/21 師弟相應的默契,要從平常練起

1. 弟子馬上虔誠祈請,大師應許宣講論典: 大師三十三歲,有一天晚上,談到四難論師釋迦獅子,在一座中同時宣講十一部論,非常感慨。這個時候格西夏敦等人是很聰明的,就馬上祈請:「希望大師可不可以也像往昔那樣宣講那麼多的論典呢?」宗大師答說:「我如果稍加努力的話,應該能講那麼多論!」可以想見當時很多弟子圍在宗大師旁邊的那種激動啊!都在虔誠地祈請。然後,宗大師居然答應了! 2.善知識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告訴我們標準: 善知識講述祖師大德講法的盛況,是為了告訴我們正法盛況及聞思的標準,策發我們的希求心,提升我們的眼界、壯大我們的膽量與志向。我們知道了標準,就不會困於眼前的蠅頭小利;我們有了膽量與志向,能隨喜發願,就會留一份心,向著這個方向去造作、努力。待機緣成熟,自然就能成辦。 3.事先練習、作意、做準備, 親近善知識: 當師長有想要講法的願望時,弟子要相應隨轉,馬上希求、祈請。師弟相應,兩相合和。但這需要師弟之間的默契,而這種默契來自於平常就要做好前行準備,時常練習揣摩師長的意趣,作意思維,珍惜善知識可能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每一分鐘。否則機會來了,我們卻因為沒準備或害怕而啞口無言,錯失了親近善知識、請轉法輪的因緣。 4.不是善知識不講法,而是弟子不希求: 法是從恭敬中求、從希求中來的。我們這一生,能聽多少部論,關鍵不在善知識,而在自己的希求心。因為善知識本來就有傳講這些法的能力,但「未請不應說」,我們不希求,善知識也無法講。若有機緣參與大的法會,哪怕聽不懂坐在那裡,也要高興,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5.有理想,生命就會不停的提升: 一天聽講17部論,不在乎現在我們做不做得到,而是一定要有理想——為了振興佛法,為了正法久住,而護持正法、修學正法。有了這個理想,哪怕現在做不到,我們還是有機會慢慢增上,看到生命不停的提升。

Comments Off on 2018/08/21 師弟相應的默契,要從平常練起

2018/08/20 覺燈

1.相應的時候,即是一種激動,一種虔誠的祈請。 2.《霞瑪道次第》集結大師的道次修心體驗,為修道者的閉關手冊。 3.因明學不僅僅是一些見聞或者一些理路,它是真實的修行教授。 4.油然生起了信仰,汗毛直豎,信淚長流即是相應的狀態。 5.師長講述二十一部論是為了提高我們對經典的吞吐量,提高我們的眼界,壯大我們的膽量及志向。 6.有了對一切都了解的智慧,就能遠離一切恐怖與顛倒,生命進入徹底大樂的境界。

Comments Off on 2018/08/20 覺燈

2018/08/20 師弟相應,弟子立即勸請,師長慈悲宣說

1.弟子馬上虔誠祈請,大師應許宣講論典: 大師三十三歲,有一天晚上,談到四難論師釋迦獅子,在一座中同時宣講十一部論,非常感慨。這個時候格西夏敦等人是很聰明的,就馬上祈請:「希望大師可不可以也像往昔那樣宣講那麼多的論典呢?」宗大師答說:「我如果稍加努力的話,應該能講那麼多論!」可以想見當時很多弟子圍在宗大師旁邊的那種激動啊!都在虔誠地祈請。然後,宗大師居然答應了! 2.大師閉關研閱經典準備講法: 所以在那個月的初十到月底,宗大師就進入了閉關——閉門閱讀經典,開始研閱經典做詳盡地準備。在月底的那一天他就出關了。大師就把所有的經論都綁起來擺好,然後就開始講。格西拉說大師講法的時候也沒看書,這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3.求法心切,竭盡全力前來聽法: 在初一,他要開始講法的時候,桑浦那邊有很多具有希求心的三藏法師、持教者,一聽說大師要開始講十五部論啊,都想要來,大家就很希望宗大師能夠等他們。如果聽說有傳法——十五部論,那我們可能坐飛機的、坐船的、騎腳踏車的、跑步的可能都想來,因為實在是太殊勝了! 4.弟子相應,師長等候開講: 所以,大師就等了。再往後三天他是怎麼等的呢?就講了密勒日巴尊者和馬爾巴尊者的一些教言,然後在初五——第五天的時候就開始講了。一天當中是十五部大論同時開講、同時開頭,比如說開始講「梵語云」,他都是這樣開始。從黎明講到黃昏,一天當中就講十五部論,沒有一部論是沒被講到的。在講完了兩部比較短的論典之後,又另外加上兩部論典,這樣的話就變成了十七部。想一想都會令人熱血澎湃! 5.淨信因明學為真實的修行教授: 宗喀巴大師以清淨無垢的觀察智,對因明學的總綱和內容詳細地觀察和探索。在心中領會了在這些經論的理路中,完全無誤地開示修行大小二乘的道次第。因此他就對著作量論的陳那菩薩、法稱論師,生起了真實的、猛利的信仰!這顯然是說,因明學不僅僅是一些見聞或者一些理路,它是真實的修行教授。

Comments Off on 2018/08/20 師弟相應,弟子立即勸請,師長慈悲宣說

2018/08/19 在發心利他的過程中,實現快速的自我超越

1.一邊發心利他,一邊自我調伏: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在發心利他的過程中,很難自調伏;而一提到自調伏,就不能去做利他的事業。其實二者不僅可以不相違,而且還相輔相成:我們完全可以在發心利他的動機下,通過一次一次的對境,不斷地訓練自調伏。在利他的動幾下,全部都自調伏,是可以的。 2.檢查自心是利他相應,亦或瞋相應: 如果我們是迫切地希望別人好,並為此付出積極的努力,面對各種境界,可以保持心平氣和、不驕不躁,這樣的心相是和利他相應的。如果在利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心越來越攪擾,隨著攪擾,當初的發心也越來越模糊,甚至都已經忘記了到底是不是為了別人好而出發,那麼自心可能已經跟嗔糅雜在一起了。 3.發心為了全局利益考慮,就不易誤入迷途: 當我們發心很純粹、只是為了整體好的時候,比較容易接納其他的聲音,並對別人的建議心懷感激。正因為有了別人的提醒,才能幫我們超越視野的侷限,把事情做得更圓滿;人家的提醒,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反之,發心之後就聽不進去他人的意見、「我」越來越大,甚至似乎都快忘記了自己是佛弟子,有皈依境、有師長。那很可能已經偏入好為人師的誤區了。 4.每個可發心的對境都是無比珍貴的: 當遇到境界時,有人可能會覺得眼不見、心不煩,避而不見為好;有人發心卻是因為看不起別人的行為而跳入其中、指手畫腳,這二者都不可取。要知道每個這樣的境界來到我們的生命中,其實都是非常珍貴的,因為很有可能是佛菩薩為了幫忙我們練習發心而故意示現的呢! 5.在負責人的位置上錘煉深度自調伏的功德: 成為負責人,不是讓我們用事項當藉口而迷失,張牙舞爪。而是讓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可以日夜勤苦地不斷去錘煉自己的習性,讓戒律越來越清淨;乃至終能顯現出深度調伏自己的功德。 6.在承擔事項的過程中,不斷增長心中的善: 須知每個事項,都會顯現出一個讓我們契入道、悟道的入口。所以,無論結果顯現成或敗,都要觀察自己心中所受的善法增盛了沒有?自己心中的白月越來越多,還是黑色越來越多?

Comments Off on 2018/08/19 在發心利他的過程中,實現快速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