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048 學習重點 ― 「論」:具足修治與救護兩種功德 (2023/01/18)
1. 譯師們的一個傳規――經律論分別歸敬: *「三藏分成功經、律、論,那麼論特別是講智慧的,能夠所謂深辨名相,了解了以後,然後能夠啟發智慧。」 *「《菩提道次第廣論》屬於經、律、論的論部。當時應該是譯師們的一個傳規,為了區分經、律、論…….經主要都講佛菩薩的功德,所以皈敬一切諸佛菩薩;那麼律是皈敬一切智智,因為只有佛才能制戒……;那麼論就是禮敬文殊菩薩。」
1. 譯師們的一個傳規――經律論分別歸敬: *「三藏分成功經、律、論,那麼論特別是講智慧的,能夠所謂深辨名相,了解了以後,然後能夠啟發智慧。」 *「《菩提道次第廣論》屬於經、律、論的論部。當時應該是譯師們的一個傳規,為了區分經、律、論…….經主要都講佛菩薩的功德,所以皈敬一切諸佛菩薩;那麼律是皈敬一切智智,因為只有佛才能制戒……;那麼論就是禮敬文殊菩薩。」
1. 無論生命中曾怎樣傷心痛楚,都因為遇到了大寶佛教而有無限的希望。 2. 祈求佛菩薩,是一種傳統、一種宗規、是一種傳承! 3. 如何去體會對境祈求佛菩薩能除障礙呢?靠所有的修行者身體力行。
1. 「論前歸敬」是祈求造論和學者皆圓滿的美好習慣: *「那麼這個『論前歸敬』,這個也是傳統的一種,一個傳統、一個傳承。它的意思有好幾點,最簡單的就是求加被、除障礙,使得造論能夠圓滿。對我們學者來說,使得我們了解我們的歸趣――就是我們的宗致,我們的宗致、我們歸投、我們趣向;也同樣地淨除我們的障礙,達到我們得到究竟圓滿。那麼這個是歸敬的意思。」 *「偉大的上師們,他們依然是遵循著這樣的宗規向佛菩薩祈求。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習慣。」
1. 「上師」不是密教專門的名詞,是對老師的一個稱呼。 2. 廣泛地聽聞,就不會由於名詞不了解而曲解內涵、造成誤解和沒必要的擔憂。 3. 一心恭敬地禮拜,就是要能夠一心地聽聞、專注地理解。
1. 敬禮尊重妙音,「尊重」是對老師的稱呼: *「尊重」就是「上師」,是對老師的稱呼,「在《四家合註入門》裡也有解釋,它是上師、尊重和堅穩的意思,堅穩就是很深邃、很莊嚴。在《攝類學》裡也提到『喇嘛』,『喇』就是『上』,因為功德至高無上,所以稱為『喇』;如同慈母一樣悲憫一切有情,所以稱為『嘛』,翻成上師、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