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覺燈
1. 心念上剎那都不要捨離善知識。 2.《本生論》云:「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 3. 我應希求像祖師佛菩薩如日月般高潔的行持,清淨美好的生命。
1. 心念上剎那都不要捨離善知識。 2.《本生論》云:「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 3. 我應希求像祖師佛菩薩如日月般高潔的行持,清淨美好的生命。
1. 起勝解心,廣學饒益眾生: *「在因地裡你這個因種,一定要發下為著成佛去種下的因種;不是在中間的地方停下來,絕對不要排斥成佛,排斥成佛就是排斥廣學一切。」 * 佛陀為了不同根性的人講了那麼多的法門。如果沒有發起「這個法門可以攝受那種人,所以佛陀會講」的勝解心,就會按照我自己凡夫的那點眼力去排斥它。 * 勝解心就是殊勝的信解,相信佛所說的都是為了饒益眾生。我們經常對佛法沒有勝解心,覺得不喜歡、不相應就排斥它。注意,即使我百分之九十九都喜歡,就是一個法門不想學,排斥它,但是「排斥一個法門,就等於我沒想成佛」。
1. 學佛從哪裡學起?因地上面就這樣:「欸,我要做到,我將來一定要做到!」 2.《行事鈔》云:「持戒清淨如滿月,身口皎潔無瑕穢。」 3. 效學弘一大師「二一老人」的慚愧精神:「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
1. 為成佛目標種正因,起心動念正確取捨: 學佛就是為了成佛,我們渴仰佛陀能「斷盡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但看到佛因地種種的難行苦行,卻會瑟瑟發抖,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但那是五道十地修行呈現的圓滿果相,並非我們因地一定要做到。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先建立正確的概念與知見,把握好起心動念的取捨、破立,在因地正確種因。對自己現在做不到的,千萬不能遇難就生起:「這個不行、不行、不行!」的念頭,而是要心生慚愧,然後隨分隨力從自己的下手處發願:「我要做到,我將來一定要做到!」
1. 起心動念,都要把握住──廣學一切! 2. 因地裡一定要發下為著成佛去種下的因種。 3. 不廣學一切佛陀的教言,是不能成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