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覺燈
1.《文殊菩薩祈求頌》:「祈求增長聞思修慧能,祈求增長講論著智慧。」 2. 佛陀的色身分成報身與化身;法身分成智慧法身與自性法身。 3.《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Comments Off on 2021/12/24 覺燈
2021/12/26
1.《文殊菩薩祈求頌》:「祈求增長聞思修慧能,祈求增長講論著智慧。」 2. 佛陀的色身分成報身與化身;法身分成智慧法身與自性法身。 3.《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1. 反覆串習、辨析,培養文殊智慧: 從「法殊勝」的「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到「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老師以深廣的理路,從教理、實際對境等不同角度,引導我們細緻、深入地聞思修、闡述、辨析、收攝法義,在帶我們契入大師、師父心意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增長我們的聞思修慧能與講論著智慧,幫我們培養「文殊菩薩七種智慧」。我們一定要感念善知識的深恩,用心依師學習。
1. 發心之後要遍學一切,才能攝受各種種姓的眾生。 2.《廣論》云:「親近勝利者:近諸佛位、諸佛歡喜。」 3. 輕視哪個、輕此薄彼,或者特別看重一個,都是謗法。
1. 除了慈悲,見佛功德也能引發發心: 《廣論》云:「又前所說初二發心,曾未見說慈悲所引,諸餘經論亦多僅說見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發心。又說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發心。故此二中,雖一一分亦應預入發心之數。」
1. 一定要先學習共中、共下士道,才能更進一步發起菩提心。 2. 阿底峽尊者告誡弟子們:「一定要區別大小乘的差別,才可能生起我所傳的菩提心。」 3.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始於「圓滿德相」發心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