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邊學邊回報,就能遠離迷路狀態

1. 重複聽,就是深入學習,可以聽到之前沒有聽到的內涵: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過目不忘,其實我們是過目即忘。善知識擔心我們只聽一遍無法了解其中的內涵,也記不住什麼,所以鼓勵我們要重複聽。因為,重複聽就是在深入的學習,會讓我們聽到之前沒有聽到的內涵,感受到師父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導我們背後那一顆慈悲、智慧的心。 2. 邊學邊回報,誰回報得多,誰進步得快: 我們自己並不清楚自己修行的狀況,但透過心得回報,善知識可以幫我們把不足的地方加強,把不清楚的地方講清楚。將我們從模糊、迷路的狀態中拉回來,從原地踏步中突破。能這樣透過回報,一直不斷校正,我們修行的質、量、次第就會漸趨完美,和善知識趨於一致。 3.善知識的行誼,為弟子立下榜樣,策勵弟子效學: 師父每天都會頂禮佛菩薩,對今天自己所有的行為進行懺悔、隨喜。他修行的那個功力、他對自我的那種要求,一天一步一個腳印非常認真地那樣修行,是我們當弟子的應該要效學的。能夠值遇這樣的一位善知識,能夠得到他的攝受,乃至生生世世的攝受,實在是一件非常稀有的事情! 4. 師父一直在幫我們,為我們開正知見眼: 師父因為看到宗大師當年修行的狀態和成就,知道《廣論》能夠幫很多人的忙,乃至於振興整個的教法,所以選取本論跟我們共同研習。師父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地打開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從一個全圓的成佛次第來審視自己的修行。師父一直在幫我們、一直在幫我們,為我們開正知見眼。最重要的是開正知見眼,然後才會有清淨的行。 5. 從全圓的成佛次第來審視自己的修行: 善知識打開我們的視野和正知見眼,讓我們從全圓的成佛次第來審視自己的修行。有了正確的見解與行持,煩惱會越來越少,會越學越快樂。否則,我們可能對自己修行到什麼程度、該有什麼覺受、該有什麼知見都不了解,原地踏步,處於一種迷路的狀態。冤枉苦頭吃得太多、太多!

Comments Off on 2018/07/31 邊學邊回報,就能遠離迷路狀態

2018/07/30 師父為我們開正知見眼,引領我們邁進修行正門

1. 我們的現行是門外空轉,乃至於在原地踏步: 假如你真的一門深入,找到了門還好。「門」,是對廣大的、圓滿的教法有了全圓正確的認識之後,選取一個法門一門深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廣大的聞思也是一種門徑,也是一個門。不幸的我們往往是在門外空轉。門都沒摸到!乃至於在原地踏步,我們自己覺得在修學佛法。 2. 原地踏步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原地踏步: 知道原地踏步的人,他就會想辦法突破——不原地踏步。那不知道原地踏步的人,自己以為「哎呀!我已經走了很遠很遠的路了!」但明白的人一看,就發現你還在那棵樹那兒轉來轉去,已經進入一種模糊狀態。你迷路了,對自己修行到什麼程度、該有什麼覺受、該有什麼知見都不瞭解。 3. 我是越弄越大,冤枉苦頭吃得太多: 很多人弄了個半天,是念了佛也好、什麼也好,越念是煩惱越重。對不起,弄錯了!你說怎麼會呢?就是這個道理——我覺得對了,實際上沒有真的對。所以未會先會,千萬不要!我們修了個半天,不是修的佛法,是修的「我」,把那個我是越弄越大,那個冤枉苦頭吃得太多、太多! 4. 跟著宗大師的腳步,師父為我們選取最受用的本論共同研習: 所以師父談到宗喀巴大師,當年修行的狀態,他所以有這麼高的成就,所以能夠幫這麼多人的忙,乃至於把整個的教法這樣地振興,到今天我們還有這個受用的原因,就指出這一條路來。這個也就是師父所以選取本論,跟大家共同研習的原因。 5. 師父一直在幫我們,為我們開正知見眼: 師父懷著那樣一顆慈悲、智慧的心,每一個字、每一個字地教導我們,非常非常不容易地打開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從一個全圓的成佛次第來審視自己的修行。師父一直在幫我們、一直在幫我們,為我們開正知見眼。最重要的是開正知見眼,然後才會有清淨的行。 能夠值遇這樣的一位善知識,能夠得到他的攝受,乃至生生世世的攝受,實在是一件非常稀有的事情!

Comments Off on 2018/07/30 師父為我們開正知見眼,引領我們邁進修行正門

2018/07/30 覺燈

1.很多人弄了個半天,是念佛也好、什麼也好,越念是煩惱越重。對不起,弄錯了! 2.未會先會,千萬不要! 3. 修行應該一門深入。根本的道理是全面地瞭解了佛法之後,千穩百當地走上相應的路。 4.最重要的是開正知見眼,然後才會有清淨的行。 5.修行感到辛苦想退是怕苦。 6.擺脫苦難是最輝煌的事;失敗是邁向成功的階梯。

Comments Off on 2018/07/30 覺燈

2018/07/29 覺燈

1.不要在小小的境界面前,動輒起退心而毀壞菩薩根本戒。 2.珍惜眼前每一個緣起,不斷訓練自己「荷擔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的心。 3.有沒有能力是一回事,關鍵在於你在不在乎自己的誓言和大乘種性。 4.對於該做的事,就看你願不願意發這個心、盡你的力。 5.痛苦從哪裡產生?錯誤的思路。 6.如果越想越痛苦,這個方向顯然是不對的。如果越想越慈悲、越寬容,這樣的思路是對的。

Comments Off on 2018/07/29 覺燈

2018/07/29 守護誓言珍惜緣起,數數訓練大乘發心

1. 受菩薩戒後起退心,必墮落: 承許受了菩薩戒,發心要「荷擔一切有情的離苦得樂」,就是在十方三世諸佛面前,對所有的如母有情發下了殷重的誓言。面對這樣殊勝、廣大的對境,如果隨便起退心、虧損自己的誓言,是對諸佛菩薩以及所有有情的背叛。這種發重誓之後又不認賬的行為,會感得下地獄的果報。 2. 是否發心與能力大小無關: 我們動輒以能力不足為理由,給自己的退心找藉口。但你有沒有能力是一回事,你在不在意自己的誓言、在不在意自己的大乘種性是另一回事。事實上,無論自己能力大小,外在環境是否理想,我們都可以發心。佛陀因地裡,即便於地獄身受劇苦時,都可以因悲憫另一有情而發心;面對自己周遭的苦難眾生,我們還有任何不發心的理由嗎? 3. 看到善知識眼中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不敢發心,可能是因為沒有把握、害怕失敗、不願吃苦。然而,善知識對境永遠有非常清晰的目標——為眾生的現在和未來除苦予樂。只要是應做的事,不管是否有其他人在做,不管是否有十足的把握,善知識都會盡自己的全力發心去做,而不過於擔憂結果的成敗。 4. 在每一個需要發心的事項上安立正確的價值觀: 因為安立一件事的價值的,不僅是事項本身成功以否,更是面對每一個境界,在每一個需要發心的事項上,我們能否正確地安立一個價值觀。你要記得你是有誓言的,是決斷要走大乘路的。所以不管遇到何種境界,都要謹慎守護自己的誓言,決不棄捨有情。不要動輒在境界面前毀犯、虧損自己的發心與誓言。 5. 把握每個當下,數數訓練自己的大乘發心: 總之,每次對境,我們可以有一千種理由去選擇退縮;我們可以說:我不能做。但我們也可以選擇珍惜眼前的緣起,珍惜當下的這件事、這個人,把握機會去訓練自己「荷擔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究竟成佛」的發心。所以,應該發心就發心,不要談條件,你想要作什麼樣的人是唯一的條件。

Comments Off on 2018/07/29 守護誓言珍惜緣起,數數訓練大乘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