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覺燈
1.回饋就是一種請法。 2.有圓滿的認識了以後,修淨土第一個是萬修萬去;第二個,要去的目的也不一樣。 3.有多少人能在生死關頭提得起一句佛號? 4「發菩提心念佛」即是跟阿彌陀佛的願心相應。 5.我們是為了學習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和智慧,為了成佛去極樂世界的。 6.長久練習、慢慢積累就會精熟,成為對治自心的高手。
1.回饋就是一種請法。 2.有圓滿的認識了以後,修淨土第一個是萬修萬去;第二個,要去的目的也不一樣。 3.有多少人能在生死關頭提得起一句佛號? 4「發菩提心念佛」即是跟阿彌陀佛的願心相應。 5.我們是為了學習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和智慧,為了成佛去極樂世界的。 6.長久練習、慢慢積累就會精熟,成為對治自心的高手。
1. 聽聞前預習,聽聞後回饋: 在全廣共學之前,把師父的帶子自己先聽幾遍。你對師父這一段的意思就會有一個了解,疑問也會非常清楚,甚至對這一小段思路到底是怎樣延展的,就會有一個思擇的方向。然後,非常希望大家把你思考的議題寫信給我,因為我都可以看到你們的回饋。 2. 目標志向不同,修淨土的結果不同: 「同樣的是淨土,你這個淨土跟我這個淨土,有什麼不一樣啊?」不一樣,差得很大!平常我們現在念佛的人,聽見了念佛,趕快!往往就說:「哎呀!我只要念得去就好了,弄個下品下生。」結果你念了半天,下品下生都不一定去得了,這是一個事實。 3. 具備廣大聞思、確立目標的念佛不一樣: 「你這個淨土跟我這個淨土」,一個沒有廣大聞思、沒有確定目標,另一個是確定了目標,進行了對佛法總體的認知。這兩種不一樣,差別很大!我們一開始的時候,應該對整體的教法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確定成佛的目標,然後進一步選自己相應的,就是淨土。 4. 有了圓滿認識與成佛志向,淨土萬修萬人去: 你有圓滿的認識了以後,第一個是萬修萬去;第二個,要去的目的也不一樣。以前「我只要去就行了!」現在不是,「我要成佛,不但要自己解決,而且幫助一切人解決。可是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起見,選我現在最相應的念佛的路子,所以我要去!」 5. 一心皈投,發菩提心念佛: 真的是有圓滿的認識就會萬修萬去嗎?因為皈依二因如果堅固的話,皈依所獲得的利益就會非常非常地殊勝和圓滿。同時,有了圓滿的認識後,他念阿彌陀佛是不一樣的,首先知道念的時候不要昏沉、散亂;再一個,知道「發菩提心念佛」,跟阿彌陀佛的願心相應。 6. 對佛的悲智生難以想像的信心: 第二個,從自己解決到幫助一切人解決,要去的目的也不一樣。所以廣大聞思,打開了他生命的視野,讓他站在一個非常高的角度上,意識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對其他眾生的責任感。看到了這一點之後,對阿彌陀佛建造的極樂世界會有更深刻的了解,然後會對阿彌陀佛的悲智有難以想像的信心。
1.要幫助別人的心太迫切了,自己的苦就被忽略了。 2.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心力,而是沒把心力用到正確的方向上。 3.佛子既如是,堅持菩提心,恆勤勿懈怠,莫違諸學處。 4.譬如地獄卒,及諸劍葉林,既由己業生,於誰該當瞋? 5.一分善業一分快樂,真實不虛,命運就握在自己手上。 6.在克制自己不良習氣的部分再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快樂的路就會越走越堅定。
1.對境勇敢發心,不要再哀歎能力不足: 即使力量薄弱如鸚鵡般,卻依然可以發心拯救其他有情。只要有這樣一顆堅定的心,即便暫時沒有外境的配合,需要獨自辛苦地付出;但這份不辭辛苦和堅持不懈,終會感召很多同樣的心,幫我們達成所願。若只是一味地哀歎哭泣,我們所遭遇的境界就不會有任何的改觀。 2.讓心一直朝著荷擔眾生苦的方向: 不管遇到任何境界,都要讓自己的心向著「荷擔眾生疾苦,給予眾生快樂」的方向努力,不管當下自己有沒有能力。佛陀在因地中給我們示現,即便是於地獄中受無邊大苦,隨時可能被獄卒的三叉戟插死,卻依然可以選擇先救別人,並發願拯救地獄裡所有的受苦有情。 3.所受之苦乃自身業力所感,與旁人無關: 我們所有的苦受,其實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感,並不是任何其他人的過錯。當我們受苦的時候,不要去瞋恨外境或任何人,而應努力地懺悔自己的業障。當自己的心動轉了,所感得的外境就會隨之而轉。 4.有了堅固的發心,能力就會一直增長: 如果真實地發心要去救拔一切苦難中的有情,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心力,策發自己努力地、拼命地學習。即便眼下看起來能力不足、力量很小,但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積累,自己的能力、智慧都會不斷地增長,不會一直陷於沒有能力的狀態裡。 5.積極幫助別人,自己的苦就會變小: 如果心情不好,甚至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淒慘的人,與其選擇放縱自己去大吃大喝、睡大覺,不妨嘗試去幫助別人。當我們看到更多眾生所受的苦難,就會發現自己的苦其實也沒什麼;當自己的心都去緣別人的苦的時候,就可以忽略自己的苦受。 6.發心後要在不放逸上下功夫: 發了菩提心後,要謹慎守護此誓言,精勤努力,不可一刻棄捨此心。要反復地思維發菩提心的勝利,再再堅固「發菩提心是饒益所有眾生最好的方法」的見解。否則,很容易被有情的暴惡嚇退,棄捨菩薩戒,感得久墮三惡趣,遲登地的果報。
1.聖賢的特色:心胸寬廣,兼濟天下,不獨善其身。 2.佛菩薩的心裡承載著所有眾生。 3.幫別人之前先調整自己。 4.心無自性,法爾如是。 5.能夠對教法進行圓滿地認識,我們終究會確定生命的正確目標,然後我們將走出非常正確的一步。 6.不停地透過教典的聞思,來確定當下的一步對不對。 7.有困難解決困難,不要動輒談放棄、談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