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9 覺燈
1.菩薩摩訶薩應種無量諸善根,應集無量菩提具,應修無量菩提因。 2.《華嚴經疏鈔》:上求菩提行、下救眾生行、自斷惑障行、勸物出離行、淨自根欲行、力用自在行、攝法治惑行、供佛攝生行、悲願深廣行、證入圓滿行。 3.求法要先捨掉怯懦低下的心。 4.行菩薩行、六度、十地的功德到淨佛國土,都是從承事善知識開始的。 5.持佛名號是具備依止力及對治力。 6.四力懺悔圓具的時候,惡業才能夠更好地被徹底清除。 7.拜佛時身體可以無力,但是心要很有力。 ~大覺晨曦編輯部~
1.菩薩摩訶薩應種無量諸善根,應集無量菩提具,應修無量菩提因。 2.《華嚴經疏鈔》:上求菩提行、下救眾生行、自斷惑障行、勸物出離行、淨自根欲行、力用自在行、攝法治惑行、供佛攝生行、悲願深廣行、證入圓滿行。 3.求法要先捨掉怯懦低下的心。 4.行菩薩行、六度、十地的功德到淨佛國土,都是從承事善知識開始的。 5.持佛名號是具備依止力及對治力。 6.四力懺悔圓具的時候,惡業才能夠更好地被徹底清除。 7.拜佛時身體可以無力,但是心要很有力。 ~大覺晨曦編輯部~
1.修行總綱: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 2.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 3.弟子相做好了,善知識會主動來找你。 4.惡業像吃進身體非常非常可怕的毒,一旦毒發,是不可收拾的漫長歲月。 5.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禮,而不是只做這樣一個磕頭的動作。 6.趁還有暇滿的時光,思惟力、行動還正常,趕快尋覓救護。 7.誰能善護我,離此大怖畏?睜大凸怖眼,四方尋救護。 四方遍尋覓,無依心懊喪,彼處若無依,惶惶何所從? ~大覺晨曦編輯部~
1.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 2.位子不用爭,它自己會來到,只要你勤苦地努力! 3.依師不在乎前面到還是後面到,在乎的是你有沒有證量! 4.大乘道的習氣就是有長遠的規劃,能全面看待問題。 5.你管不了他,是因爲一開始你根本不想管他。 6.你真有本事,就要能一輩子跟隨善知識學習。 7.能值遇圓滿的教法、得到圓滿的教授,一定是久種善根。 8.真正關心別人的苦樂,要從現在到未來都不停息。 ~大覺晨曦編輯部~
1、我們在意樂上願意親近、跟隨善知識,可一旦善知識給一個很大的目標,我們小乘的習氣馬上就跑出來。不但聽不進師長的話,反而會急急忙忙選自己相應的,就忙那一點事,就以解決眼前的問題為根本,目光如豆,一點都不大器,一點都不恢弘。2、而大乘道的習氣就是於境中能有長遠、全局性的規劃。在總體目標的攝持下,願意了解每一個部分、考量每一件事、關顧每一個人,並動員所有的力量,衝刺自己的目標。就像你要繼承董事長的事業,就要了解整個公司的運作、要能照顧所有的員工。3、善知識的心願就是希望我們荷擔祂所有的事業、能成眷屬首。但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因為我們根本不想了解全局,根本不願做眷屬首!甚至只是想到就覺得太辛苦。之所以會覺得辛苦,是因為你沒有注意到善知識會守護你、引導你、會陪你走到底。一旦我們透過善知識的教導,打開了自己的心胸格局,就會覺得輕鬆自在。 4.諸佛出世是為了引導我們成佛。而「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 」所以我們要常常親近善知識,對祂做親近承事供養。你真有本事,就要能一輩子承事供養、一輩子跟隨善知識學習。 5、跟隨善知識學習要做好前行準備,當善知識出現時要一心恭敬,好好珍惜向祂學習的機會。否則,當善知識在對治我們的現行習氣時,我們可能只會全身顫抖、涕淚橫流,而沒有在我愛執受傷時,看到這個境能夠幫我們快速的提升、讓我們超越極限。 6.假若善知識看到我,示現沒感覺或是不歡喜,不要暗自憂傷,要高興能有值遇善知識,並繼續努力,讓業力更深廣、更熟悉。若看到別人為善知識所攝授、歡喜,我們亦要隨喜、讚嘆、並且請教他是怎麼做到的。然後自己好好努力、急起直追、迎頭趕上。 ~大覺晨曦編輯部~
1. 善知識走到我們身邊,送我們一朵花,是希望我們內心能開出花來。 2. 獅子搏兔如搏虎。從小事就要練習全力以赴。 3. 從聽得懂的地方下手,不打折扣,全力以赴地去做,就是勝解作意。 4. 因為沒有退路,所以幾乎能百分百成功。 5. 學習不是很難,每天記住一個理路,思路就很寬廣。 6.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7. 我們心情不好,就是想錯了。 8. 有慈悲心就是幸福。 ~大覺晨曦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