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 獨立靜思整理內心,學習控制自心方向
1. 幸福取決於慧力,慧力來自獨立思考: 有時我們遭遇到越麻煩的事情,幸福指數卻越高,因為幸不幸福的關鍵,取決於是否具有智慧。想擁有智慧,獨立思考就是不可或缺的步驟。所以我們每天需要抽出點時間,靜靜地坐在那裡,想一想自己的問題。
1. 幸福取決於慧力,慧力來自獨立思考: 有時我們遭遇到越麻煩的事情,幸福指數卻越高,因為幸不幸福的關鍵,取決於是否具有智慧。想擁有智慧,獨立思考就是不可或缺的步驟。所以我們每天需要抽出點時間,靜靜地坐在那裡,想一想自己的問題。
1. 從始至終修皈依,常念三寶上師恩: 像阿底峽尊者這樣的大德,難道不確信他去西藏會利益到藏人嗎?他為什麼還要去問度母呢?造論這件事情為什麼還要得到本尊的開許?在經典裡這樣的一些祖師的行誼,就是要提醒我們後學,從一開始親近善知識,到啟白三寶、精進地持守皈依學處,就是常念三寶恩啊、常念上師恩。
1. 啟白需把握動機的取捨,為了聖教利益捨棄私利: 阿底峽尊者準備進入西藏之前,不僅啟問度母,而且遍問師長們,得到他們的應許和祝福才入藏。宗大師當年啟白本尊後,遵從本尊,抉擇不去印度,後來讓藏地的佛教如日中天。師父常常為聖教和眾生帶來長遠利益而啟白。相反的,密勒日巴尊者示現因為沒有得到上師的真正開許,結果修不出覺受。因此,把握大乘發心,啟白本尊並得到開許和加持,修行才會有成就。
1. 尊者、祖師凡事都啟白上師、三寶、本尊: 很多上師都是遵循《廣論》中的皈依學處,但有什麼事情都是要啟白上師、三寶、本尊,得到加持和開許然後再去做。像尊者準備進入西藏之前啟問度母;師父在做什麼事情之前,也常常是啟白三寶。啟白的最根本的一個理由都是:這樣對聖教會有利益嗎?可以利益眾生嗎?都是以這樣的前提。從來沒有說:這樣我是否很吉祥?我能得到什麼?從來沒有任何一絲絲這樣的一個希求而去祈求的。
1. 密教殊勝難值遇,須具大福及根性: 密法可分為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是佛陀開許的一種能快速得成就的特殊修行方法。由於修學的弟子除了須要具備廣大福報資糧,本身還須是能信受密法的根器,非常不容易。所以賢劫千佛中只有三尊佛——釋迦牟尼佛、獅子吼佛、樓至佛傳授密法。我們能在釋迦世尊這一期教法中聽聞到密法之名,非常殊勝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