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 看清愛自眾苦因,效師依師修覺心
1.尊者清淨之持戒功德: 尊者持戒的功德:「別解脫律儀是清淨的,密乘戒與菩薩戒的根本罪與粗罪從來沒犯過,只有生起一些惡作罪而已。」事實上,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各有其難防之處,尤其菩薩戒和密乘戒,起心動念都可能犯根本墮。要能都持守好,必定具足寂靜、慈悲的特質,並且非常代人著想。所以尊者清淨的持戒功德非常不可思議。
1.尊者清淨之持戒功德: 尊者持戒的功德:「別解脫律儀是清淨的,密乘戒與菩薩戒的根本罪與粗罪從來沒犯過,只有生起一些惡作罪而已。」事實上,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各有其難防之處,尤其菩薩戒和密乘戒,起心動念都可能犯根本墮。要能都持守好,必定具足寂靜、慈悲的特質,並且非常代人著想。所以尊者清淨的持戒功德非常不可思議。
1.尊者持守菩薩戒,受學菩薩廣大行: 「謂心發起愛他勝自」,生起了珍愛他人勝過自己的菩提之心。「以此願心」,就是先以發願的形式,在內心中生起菩提心。這以後,「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就是受取律儀。那麼「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完全沒有違越任何一點菩薩戒所制定的界限和學處,這是尊者清淨持戒這樣的一個功德。
1.阿底峽尊者清淨持戒的功德: 「謂心發起愛他勝自,以此願心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這是阿底峽尊者清淨持戒的一個功德。尊者曾說,他持守的別解脫律儀是清淨的,密乘戒與菩薩戒的根本罪與粗罪從來沒犯過,只有生起一些惡作罪而已。
1. 上師饒益多生多世,念念不忘上師恩德: 阿底峽尊者在西藏的時候,一直念著金洲大師的恩德,念念不能忘!然後說:「我能有善心,此乃上師恩。」就是由於這位上師而生起了菩提心,所以他特別地恭敬。這種對金洲大師的感恩心應該持續生生世世吧!。
1.菩提心總攝一切大乘扼要: 進入大乘道與否,主要看內心有否生起菩提心。傳說中阿底峽尊者還沒生起菩提心之前,曾繞金剛座啟白、尋求快速成佛之方法,諸佛菩薩及護法示現應以修學菩提心為要。為了能如實生起大寶菩提心,即便尊者宗義的見地高於金洲大師,仍不畏艱難遠赴金洲,執持弟子禮,在十二年中堅定地依止、承事菩提心傳承極為清淨的金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