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善於依師一次學通,善巧五明方便度眾
1.尊者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四共明處,善巧究竟: 阿底峽尊者教證功德,在學習共通明處者:如《讚》云:「二十一歲中,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言,及一切諸量。」這全部都是共通明處,無論內外道都學習,所以是「共通」的。宗大師解釋說:「謂於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
1.尊者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四共明處,善巧究竟: 阿底峽尊者教證功德,在學習共通明處者:如《讚》云:「二十一歲中,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言,及一切諸量。」這全部都是共通明處,無論內外道都學習,所以是「共通」的。宗大師解釋說:「謂於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
1.佛世賢護菩薩,為阿底峽尊者之本生: 《阿底峽尊者傳》記載尊者在佛世的時候是賢護菩薩。在多部佛經中都有記載賢護菩薩的功德。賢護菩薩是優婆塞,為大眾中上首,受持五戒,具足威儀,長久以來行菩薩道,隨意可以得見一切諸佛,發廣大願行深妙行,菩提心猶如金剛一樣堅固,廣大妙行不可稱量。由於往昔的福德因緣,賢護菩薩身形殊妙柔軟,受用的資財勝過帝釋天王,但他卻常行頭陀行,教化諸位菩薩。
1.尊者在佛世時,是賢護菩薩: 阿底峽尊者在佛世的時候是賢護菩薩。據《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記載:在佛世的王舍城中,有一位優婆塞,名為賢護,為大眾中的上首,受持五戒,具足威儀,長久以來行菩薩道,往昔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種諸善根,於法敬重聽聞受持。他常行頭陀行,教化諸位菩薩。他隨意可以得見一切諸佛,發廣大願行深妙行,菩提心非常非常地堅固,猶如金剛一樣,廣大妙行不可稱量。
1. 在佛世時,尊者示現成賢䕶菩薩: 阿底峽尊者在佛世的時候是賢護菩薩。有多部經論描述這位菩薩的功德。例如:《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記載:為大眾中的上首,受持五戒,具足威儀,長久以來行菩薩道,往昔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種諸善根,於法敬重聽聞受持。常行頭陀行,教化諸位菩薩。《大寶積經》記載:由於往昔的福德因緣,他的身形殊妙柔軟,受用的資財跟帝釋天比,都勝過了帝釋天王。另外,《大智度論》中說:「善守菩薩是王舍城舊人,白衣菩薩中最大。」
1.團體承擔走大乘,奉獻一己於有情: 在團隊中學習承擔,會對修行起到很大的助力。因為在團隊中,有一群同心同願、持守同樣戒律的善友互相支持、鼓勵,我們才能將大乘道的基本精神堅持下來,把一己奉獻於一切有情、奉獻於教法。而我們願意奉獻的原因,是因為師父就是這樣的。師父當年不顧艱辛地衝向對大師教法一無所知的我們,先放下個人專修,選擇帶我們一起走,而佛陀也是這樣選擇的,菩提心就是這麼安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