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3 善知識說或不說,都是為了引導我

1.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在這個世間出現只有一件事情,只有一件重大的事情,也只有這樣的重大的因緣才出現在世間。那麼這是什麼呢?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啊!就把成佛的這個完整的內容和盤托出。 2. 通常我們來說的,好像他這麼說這麼多重要的,賣什麼關子?「這個東西我們也懂啊!」就退席了,退席了。那時候佛就說了:「好啦,這五千人退也好啊!他們就是條件不夠,都是增上慢人啊!根本沒有得到,自以為得到啦!現在剩下來那個,都是條件具足的啊!好了、好了,現在跟你們講。」 3. 善知識無時無刻不在饒益我們,但因為眾生根器不同,祂饒益有情的方式會有很大不同。衪會配合每個人的胃口,以不同方式步步引導,讓每種根性的眾生都能成就佛果。祂用種種善巧方便的唯一目的是希望每一個人得到饒益,但我們能否感受到這種饒益的關鍵是我們自己對善知識有沒有信心。 4.對師長佛菩薩的信心非常重要。同時,我們還要能善巧地觀察善知識所示現的種種方便。即便祂表面上示現不說法,或是不讓我聞法,都是在對我講法。因為善知識比我更了解自己,所以祂所做一切都是因應我的根性來引導我、饒益我。 5. 當善知識告訴我「說了也沒用、你聽不懂」時,不應該覺得自己條件不夠而生退心,應該要善巧地觀察自己的問題並以歡喜心面對。因為善知識讓我了解標準在哪而能反省過失,所以要更堅定地希求在祂旁邊學習,並感恩善知識的加持和引導。 6.同時,一定要增上希求聞法的機會,要如舍利弗尊者一樣,一再勸請善知識轉法輪、加持我們,讓我們有累積資糧、至少在因地上種因的機會。我們在團體裡有善知識的陪伴與引導,一定有機會聽懂。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3 善知識說或不說,都是為了引導我

2018/01/02 要透過佛菩薩的示現反觀自己

1、所謂轉法輪,就是將善知識內心的法義轉動到聽法者的心續中,並且有可以從此岸到彼岸的意涵以及摧伏沙塵等煩惱的象徵,因此《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裡就有請轉法輪。所以如理的弟子應該要時常祈請善知識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2、但在請善知識長久住世、常轉法輪的同時,我們自己亦要做一個具器的弟子,方能容納善知識心續裡所有的法,進而以法摧伏自己的煩惱,得到彼岸的清涼。 3、《法華經》裡兩萬尊佛同號日月燈明佛,因爲他們在因地就是在一起的師法友,同心同願地互助、學習。同樣,宗大師也曾在王頂如來前發願,要在五濁惡世弘揚以中觀正見結合顯密道的教法,並因此感召到與他相應的弟子聚在一起。 4、彌勒菩薩在因地曾示現「貪著利養,雖複讀誦衆經,而不通利,多所忘失」的過失。這其實是佛菩薩悲憫後世有情,爲了讓我們看到其可怕過患而做的示現。我們不能因此對佛菩薩有任何的不恭敬心。而要透過佛菩薩的示現反觀自己,是否也因貪著身口意的享受及名聞利養而荒廢了學法。 5、僧團開始推戒行持犯時,師父會在晚課後帶頭站出來,在大衆前發露自己的過失,並對佛菩薩懺悔。師父這種示現就是提醒我們犯錯後要發露懺悔,把往外看的心轉過來觀察自己。同時,對他人勇於懺悔之心要生隨喜,並珍惜他的改過心,不要看不起乃至給其貼標籤。 6、三十五佛懺又稱《菩薩墮懺》或《三聚經》。之所以叫《菩薩墮懺》,就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菩薩在發了菩提心,行持菩薩道的過程中可能會犯過失,導致菩提心行衰損,因此要透過此懺清淨罪業。而龍樹菩薩則註釋說其具有禮拜、或懺罪等、無邊福聚等,是名《三聚經》。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2 要透過佛菩薩的示現反觀自己

2018/01/01 重點一在新的一年立志成就依止法

1、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要好好期許、好好立志。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依止法能夠不斷成就,成為師父、老師的獨一愛子。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學習師長胸懷天下蒼生的精神,極度拓展自己的心胸和視野,從一開始的自己學習、獨善其身,到推己及人、兼善天下。2、老師在這一年提出要大力發展各項弘法事業,就是要透過發展事業,拓展我們的心胸、視野和承擔心。我們把成就依止法作為新一年的奮鬥目標,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常常行持,不斷改善、超越自己的極限。事實上,我們堅持每天學一點,就在每天突破自己的無明與極限。3、突破自己極限的時候,會非常辛苦。突破不了的時候,會表現為自怨自艾、傷心、怒目相視等。但對這些不要太在意,因爲這只是我們要擺脫苦難的必經過程。既然是擺脫苦難的必經過程,大家就要互相隨喜,要為此而高興。4、同時,要「以師志為己志,胸懷天下蒼生」,那麼眾生的痛苦,我也有一份責任。而善知識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減輕我的負擔,幫助我完成我的理想、我的目標。我們一定要記住,善知識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饒益我。5、大家透過一起努力、一起學習,慢慢地創建出我們和合的共業團隊。透過這樣,可以迎請上師不斷地、持續地教導我們。新的一年,我們要更認真的學法、更認真的祈請。祈請老師能親臨平台,加持我們、 指導我們、攝受我們。6、師父說:立了志,不斷去努力,有願必成。老師也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透過思路的抉擇,慢慢修出依止法的感覺。我們跟著善知識學習,就像跟著一盞明燈。當我們得到光明,就會照亮這個世間。願我們所在之地,都是光明。~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1 重點一在新的一年立志成就依止法

2018/01/01 重點二 經典得來不易 定要好自珍惜

1、師父通過《法華經》來驗證、凸顯廣論的重要和殊勝。佛陀為開演《法華經》,展現六種祥瑞、六種殊勝,在短短的時間內,示現了諸佛一生的事業。之所以有這麼多殊勝、祥瑞的鋪陳,就是為了攝受我們、吸引我們的專注力,開顯《法華經》的殊勝、圓滿。2、《法華經》特別詳細地說明了在放光的過程中,佛陀加持與會大衆了解六度萬行的內涵。而六度萬行是屬於菩薩的事業,這其中便隱示了《法華經》是大乘的經典,佛陀透由宣說《法華經》讓我們知道,佛出世是爲了引導衆生成佛,而學習與行持菩薩道是迅速成佛的關鍵。3、《法華經》非常圓滿殊勝。而其漢本譯者鳩摩羅什大師的志向便是保存、廣傳大乘法。其臨終前,為了使所翻譯的佛經能夠廣大流通,更是發願並證成「若所傳無謬,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我們今天有因緣捧讀此經,一定要好自珍惜。4、《吾願無悔》一書所講的三十五佛懺,主要是佛智大師寫的釋。5、三十五佛懺出自《大寶積經 優波離請問會》。其中提到戲者菩薩等初業行者犯下墮罪。優波離尊者勸請佛陀爲其宣說懺悔法。這些初業行者具足悔心,對加上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五尊佛供養、皈依、發心、禮拜、再懺罪。如是一返,清淨所有罪障,並證得聖位而住於初地。6、懺悔之所以可以如此殊勝,是因爲「一燈能滅千年暗」,燈點亮的那一剎那,黑了一千年的屋子,一剎那間就照亮了。這是業力不可思議的轉換。~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1 重點二 經典得來不易 定要好自珍惜

2017/12/31 一、善於總結,累積歡喜心

1.大家新年快樂!一個人想要堅持學法很不容易,跟著晨曦共學的班就可以堅持學習。修學佛法,就是聞思修的過程。而聞思修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熏陶。有了長時間的修學,生命才會看到進步的軌跡,而且一定會進步,請大家堅持下去。2.我們每天辛苦地堅持學習佛法,一定要做好聽聞前行:我有一天需要面對死亡,佛法就是幫助我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我要走增上生,也要幫助身邊的人,乃至所有的人都走增上生。3.專業的修行人,每天有很多時候都在這樣策動自己的心,朝著這個方向。我們至少在聞法的時候,要這樣策動自己的心。聽法前經常認真做前行,多去串習這樣的念頭,就可以很快、很容易生起。以這樣的意樂聽聞,會對我們很有幫助。4.每年到年底,要回顧過去做一些總結。回憶一下今年上了多少課?堅持了多久?這裡面聽懂了什麼?學會了些什麼?5.要善於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因為這會幫我們累積歡喜心,可以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常常想自己聽懂了什麼,學會了什麼?我們要學會鼓勵自己,學會累積成功感。這樣到最後,任何失敗都打不倒我們。6.如果總是注意自己不會、不行的地方,會漸漸失去興趣,會失去前行的勇氣。我們千萬不要屠殺自己生命的希望。7.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的心開始,從讓自己的修行不斷地提升開始。自己受用了法,才能弘法。自己過得快樂,就能讓別人更快樂。我們自己就是希望本身!~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2/31 一、善於總結,累積歡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