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487 學習重點1 ― 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 (2024/04/04)
1. 三世間佛最殊勝,超越人天: *「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徧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 *「整個三世間除了佛以外,沒有比他超勝的,更沒有比佛再超勝、殊勝的。這個『此世間』是什麼意思?師父把它解釋為三世間,就是他是這樣超越於人天等等這個世界。」
1. 三世間佛最殊勝,超越人天: *「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徧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 *「整個三世間除了佛以外,沒有比他超勝的,更沒有比佛再超勝、殊勝的。這個『此世間』是什麼意思?師父把它解釋為三世間,就是他是這樣超越於人天等等這個世界。」
1. 布施像摩尼寶一樣珍貴: 「在世間有很多眾生缺乏衣食,受著貧困的痛苦,菩薩就透過將身、財、受用等等施予眾生做布施,能夠成滿這些眾生的心願,所以布施就像摩尼寶一樣珍貴……菩薩在受持行心律儀之後,要受戒、受菩薩戒,受持之後必須學習菩薩行,在六度中,布施是最殊勝的成滿眾生希願的方法。」
1. 大乘道柱為發心 諸宏偉行根本依: 「大乘發心就像殊勝道的梁柱一樣,是一切偉大菩薩行――六度啊、四攝等等美好功德的出生處,也是安住處,也是增長的根本與所依。大師在這裡用『根本』與『依』來形容,也開示了菩提心是進入大乘道的什麼呀?那個莊嚴的大門,所以大乘行者一定要發起世俗菩提心。……菩薩之所以能夠行持種種難行的菩薩行,最主要的動力來自於什麼呢?來自於菩提心。所以對菩薩而言,行菩薩行就不會是很困難的事情。」
1. 苦諦過患不勤思 不生真實解脫欲: 「如果沒有精勤地思惟三惡趣苦,還有什麼?善趣苦、輪迴總苦,各別生、老、病、死等苦諦所攝的輪迴過患的話,便不能想要從痛苦中解脫,因為不認識苦啊!所以無法如實地生起厭離輪迴、希求解脫的心。如果沒有生起這樣的心,道的根基就沒法建立了。」
1. 堅持學《廣論》,堅持對師父修信念恩,堅持師父教誡,這一群人沒有散: 師父示寂之後,老師和所有的僧俗弟子們心中都有一份難以想像的疼痛,雖然經歷了太多過程,但弟子們沒有相互誹謗、相互傷害,還是堅持繼續在一起認真地修行。令老師倍感欣慰的是,大家堅持學《廣論》,堅持對師父修信念恩,堅持了師父的教誡――我們這一群人不能散。如果在師父示寂之後,大家就放棄修信這樣的方向,隨著內心的煩惱和外境諸多緣起,一顆一顆的心可能會在明暗、正確與錯誤之中穿行。但是終究大家選擇了聽佛陀、宗大師、師父和老師的話;這一群人沒有散,走過近二十年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