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略義淺釋09 學習重點2 ― 至誠皈依三寶,斷十惡修十善 (2024/01/02)
1. 來世投生何處,端賴如理修行取捨: 「死後難以保證不會墮落惡趣,想要來世不墮惡趣,只有皈依是不夠的,我們所造的這個黑白業會緊緊地跟著我們。……黑白業就是這樣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因此來世投生去哪裡,完全看我們是否如理地修行取捨。……如果想要脫離惡趣的痛苦,我們必須至誠皈依三寶,而且在皈依三寶之後,要如實修學皈依的學處。」
1. 來世投生何處,端賴如理修行取捨: 「死後難以保證不會墮落惡趣,想要來世不墮惡趣,只有皈依是不夠的,我們所造的這個黑白業會緊緊地跟著我們。……黑白業就是這樣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因此來世投生去哪裡,完全看我們是否如理地修行取捨。……如果想要脫離惡趣的痛苦,我們必須至誠皈依三寶,而且在皈依三寶之後,要如實修學皈依的學處。」
1. 復賴黑白業及果 善思如理取捨修: *「如何能夠不違犯皈依的學處呢?⋯⋯它依賴於善加思惟黑白業果的道理,並且對於業果作如理地取捨。」 *「想要為自己好的人們――你們、我們,必須善加地思惟,思惟什麼呢?那四條鐵律:業未造不遇、業已造不失壞、善業因會出生樂果、惡業因會出生苦果等業果的道理,要斷惡修善,如理取捨。」 *「在我們的心中還沒有生起滅諦與道諦的功德之前,斷十惡的律儀是我們的正皈依,也是我們最主要修學的內涵。」
1. 從無限生命看待老病死: 很多年前師父就囑託上師要做護老的事業,特別是出家人父母的老年安養問題。老,這個問題,之所以有,是源於輪迴,源於生老病死。這是所有有幸活到老的人類都會遇到的問題。從無限生命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在過去生老過,也照顧過老人,也被人照顧過,這個經驗在心續裡是有的。
1. 認識苦和體驗苦是不一樣的: 「對『苦』是『所應遍知』,注意喔!這裡邊的『是「所應遍知」』不是『是「所應體驗」』,它是『遍知』――你要知道!你要知道這是苦。比如說我們要知道三惡趣苦,跟我去體驗三惡趣苦是不一樣――這是苦,我們要知道。」
1. 道次第具足四種法殊勝: 「第三、宣說具足四種殊勝:此論教授殊勝,分四: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三、少勞即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四、極大罪行謗法之業自趣消滅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