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1 覺燈
1.老師講全廣的目的,是為了凝聚所有弟子的心, 追隨師父,讓大家走向師父的心。 2.每天學、每天親近師長,會越來越熟悉他的心、他的思路、他的想法。 3.就算你對了,你能靠它出離生死嗎?能靠它去除自己生命的苦因嗎? 4.「你講的都對,但是你造什麼業啊?」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5.我們開口是維護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佛陀是滿足眾生的希願。 6.忍耐寬容並非怯懦,反而是一個人大度和勇悍的表示。
1.老師講全廣的目的,是為了凝聚所有弟子的心, 追隨師父,讓大家走向師父的心。 2.每天學、每天親近師長,會越來越熟悉他的心、他的思路、他的想法。 3.就算你對了,你能靠它出離生死嗎?能靠它去除自己生命的苦因嗎? 4.「你講的都對,但是你造什麼業啊?」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5.我們開口是維護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佛陀是滿足眾生的希願。 6.忍耐寬容並非怯懦,反而是一個人大度和勇悍的表示。
1.感恩心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必須訓練。 2.當自己覺得重重困境的時候,要想一想今天的好事是什麼。其中一個最大的好事就是:我還沒死。 3.哪裡有貧窮?抱怨的人就貧窮!哪裡有富足?感恩的人就富足! 4.我的心怎麼樣,世界就是怎麼樣。 5.知恩,念恩,後面就想報恩,而唯有成佛才能真實報恩! 6.修信念恩就是楷定生命的方向,就是不能蓄觀過心。
1.聽的時候,除了心生仰望,還要發心。 2.透過聞思了解道理,慢慢改善,就可以成就佛陀圓滿妙善之身。 3.語功德,要有真正可以給予樂,拔除苦的功能。 4.眾中觀語言,獨處觀心念。 5.凡夫開口不是戲論就是諍論。 6.覺得對方沒有道理,我最有道理,會產生諍論。
1.戲論和諍論實在沒有太多意思,只是浪費自他的生命與暇滿。 2.我為什麼要學這個論?讓我們有這個認識之後,了解了,照著去做。 3.練習謙卑地對待萬事萬物,看到別人的好,就容易帶來幸福感、滿足感。 4.有了廣論的財富,學法是可以不怕死的。 5.若要堅持善行,就要守護自己的初心。 6.用所聞的法,鍛鍊慧眼,不染塵埃,細緻洞察秋毫抉擇身心。
1.我們為什麼學這一本論?就是讓我們認識了以後,了解了以後,照著去做! 2.我們開起口來,不是戲論就是諍論。實在沒有太多意思! 3.聽聞,然後照著去做,它的起步是非常紮實的,讓你能夠知道怎麼做。 4.三天不聞法則面目可憎。 5.戲論對我們的生命是一種浪費、是一種需要改變的習慣。 6.對佛法大量地串習、思惟,以及精進如法地聽聞,就能培訓正念的軍隊打敗煩惱的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