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6 覺燈
1.想盡各種辦法,練成能夠及時、迅速地幫助別人的心。 2.最怕養成一種見人就想索取的心態。 3.靠近師長學習,要有將來要支撐很多人的心的準備。 4.處處練習自己的發心,發心就會越來越大。 5.最應該提升的能力是智慧和慈悲。 6.練習每天警醒、覺照自己的心,不論老、病,都可以常保快樂。 7.勤修隨喜,用最輕鬆的方式,累積大大的資糧。
1.想盡各種辦法,練成能夠及時、迅速地幫助別人的心。 2.最怕養成一種見人就想索取的心態。 3.靠近師長學習,要有將來要支撐很多人的心的準備。 4.處處練習自己的發心,發心就會越來越大。 5.最應該提升的能力是智慧和慈悲。 6.練習每天警醒、覺照自己的心,不論老、病,都可以常保快樂。 7.勤修隨喜,用最輕鬆的方式,累積大大的資糧。
1.修信的「質」指佛陀是正量士夫,堪能皈信,「量」是信淚長流。 2.宗大師對佛陀生起強烈的信心,因而信淚長流。 3.《般若經》是為了解決眾生生老病死最深的痛苦。 4.靜心能生善行。 5.在佛菩薩面前打開廣論,鍛鍊心靈的肌肉。 6.藉助法的力量向內調伏,內心獲得安穩和清涼。
1.我們獲得暇滿人身,就好比是在無始的生死輪迴中鬆鬆肩而已,短暫而無法長住。 因此未死之前應趕緊勤修佛法。 2.《釋量論》透過比量了解取捨,進而現證,之後再透過能破與能立語令他人了解。 3.《般若經》被稱為經中之王。因為其所解釋的空性,正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 4.「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包括你我嗎?可以歡喜一下! 5.《經莊嚴論》與《寶性論》也是天書哦!是無著菩薩到天上聽來的,然後我們在地上又聽到了天書,很神話吧! 6.無論什麼理由及困境,都不足以讓我們放棄佛法!因為三寶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珍寶!
1.如彼待殺者,斷手獲解脫;若以修行苦,離獄豈非善? 2. 讓弟子聞法身歷其境是老師善巧說的功德展現。 3. 祖師們思考的、討論的都是教法的傳承。 4. 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不應怪三寶,要想清楚這些都是因果的道理。 5. 因明學不僅僅是一些見聞或者一些理路,它是真實的修行教授。 6. 即使我是從最低開始往上跨,每一步往前邁進,都是在進步。
1.善知識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來告訴我們標準。 2.做事的抉擇點不在事情難不難,而在於有沒有價值。 3.法,要從恭敬中求! 4.不是善知識不講法,而是弟子沒有希求! 5.不在乎現在做不做得到,而在乎是不是有理想。 6.溝通的基礎是要在不散夥的狀態下才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