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5經典是心靈的避風港

1.佛方便說法,只是接引不同眾生隨宜所用的方法,是有差別的。那個時候啊就是假借一個名字引導眾生。 2.沒有菩提大願作為因,然後根據這個因而行這個菩薩的大行,不可能感果,沒有一個例外。既然如此的話,按照著他發的菩提心而行菩薩行,現在滿願了,行成了,證得果了,怎麼可能不把這個圓滿的教法來教導眾生,使得眾生成佛呢?假如不這樣的話,他怎麼算是佛呢? 3.經過了大梵天王以及很多諸天就勸請以後,佛才開始救度。但是他既然曉得一切眾生條件不足,不可能一口氣說最圓滿的,所以才一步一步地說三乘的教法,這個在經典上面是很明白交代的。 4.眾生因為種種樂著,看不清楚苦樂的真相,執著眼前的樂受,或是僅求樂趣果報,故無法接受成佛是唯一究竟之道。因此,佛一開頭不對眾生說要成佛,就是配合眾生的相應程度,避免大家各說各話,法不入心反成障礙。 5.「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師父透過種種善巧方便,開展各個事業,從淨智、廣福、文教各種營隊、里仁等等,把我們一個一個找回來。如同諸佛悲心所使,即使有情有很大的差異,仍不厭宣說無量無邊的法,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使眾生跟佛法結上緣,最後再由此因緣成就佛果。 6.經典中有佛菩薩的心,是我們心靈的避風港。多多研閱經典才能了解諸佛菩薩引領眾生究竟離苦得樂的功德。老師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能夠珍惜暇滿,憶念無常,把握因緣學習經典、空性,並珍惜學制和學習時光,彼此相互恭敬尊敬。大家身心少病少惱,提正念,預防身、心的疾病,積極的正向思考。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5經典是心靈的避風港

2018/01/05 覺燈

1.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2. 被硬留下聞法或在未被開許之下聞法,法皆難入心。 3. 經典是佛菩薩的心,是心靈的避風港。 4. 大善知識的善巧背後是智慧。 5. 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 6. 失去正念的時候就會痛苦。 7. 具正念的心,苦惱不能侵擾。 8. 善知識能讓我的正念清澈始終如一。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5 覺燈

2018/01/04 做一輩子的學生

1.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以種種的方式給一切眾生說。不管說的什麼樣的內容,所謂種種的譬喻、言辭,種種的因緣,他的究竟的目標,都是這個——一佛乘。根本沒有其他的二乘、三乘。那麼那些眾生不管他聽見的什麼,什麼樣的因緣,他就聽見什麼樣的內容,但是究竟呢,他都從這個上面引導而得到所謂「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2. 因為知道眾生種種的欲——種種的欲望,就是根性啦,種種的知見,而偏偏你又非常執著。所以啊隨著個人的根性、個人的好樂,那至少在先要配他的味口。那麼這樣的話,跟他一步一步地引導上來,所以,只是隨宜說法,隨宜說法。4. 善知識出世就是告訴我們標準,標準就是成佛。即使我們當下不一定能做到,但善知識會因應我的根性一步一步引導,慢慢就能做到。所以即便自覺資糧不足,條件不夠,仍要勸請師長轉法輪。因為有了正確的知見,才可能有機會做到,不知道就永遠做不到。3. 善知識會否轉法輪還要看是否有相應的弟子,若弟子資糧不足,相應程度不夠,善知識會有所保留。所以身為弟子一定要努力累積資糧,鍛鍊希求心,並觀待因緣在恭敬中求法。因為法太殊勝,不可遇到障礙就停止。5.當師長講法我卻覺得不想聽、學不了,是因為資糧不足,心量太小。此時要努力擴大自己的心量,至少可從隨喜自他學法、或是種善根上做練習,持續淨罪集資,等到資糧俱足、因緣成熟時,就能聽懂善知識的說法。6. 除了資糧不足、心量太小外,驕慢者亦不能信大法。而修行人的死症就是:未會先會,未得謂得。所以我們要向老師學習,志向是做一輩子的學生。永遠追隨善知識,時時刻刻都能謙恭的學習。~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4 做一輩子的學生

2018/01/04 覺燈

1. 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 2. 弟子能不能相應聞法,靠的是資糧。 3. 增上慢與卑劣慢都屬資糧不足,無法學習。 4. 弟子需要老師告訴我們標準、正確的知見。 5. 標準在哪裡?方便有三乘,究竟的只有一乘,就是成佛。 6. 修行人的死症是未會先會,未得謂得。 7. 聖人無常師,要效法上師立志做一輩子的學生。 8. 善知識開的種種方便是要讓眾生走得更遠。 9. 鈍根小智人,著相驕慢者,不能信是法。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4 覺燈

2018/01/03 覺燈

1.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2. 當善知識說法時,我希求聞法,這也是要學習的。 3. 回饋所學給善知識,善知識才能知道我聽懂了沒有。 4. 開始聞思,生命就開始超越。 5. 有聽法,才有機會學、才有機會懂。 6. 覺得自己太厲害或太糟糕都會 障礙學習。 7. 覺得自己太糟糕時可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讓自己安住在學習上。 8. 幸福之路在我的信仰、在經典,在我的思路。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03 覺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