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覺燈
1.律宗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戒是三乘共基,正知見。2.學習戒律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也就沒辦法完整地、真正地實踐。3.「化教」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4.「制教」講戒律,侷限於出家眾,是幫我們制止罪惡的教法。5.犯戒四因:無知、放逸、不敬、煩惱熾盛。6.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7.我們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中過生活。8.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 ~大覺晨曦編輯部~
1.律宗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戒是三乘共基,正知見。2.學習戒律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也就沒辦法完整地、真正地實踐。3.「化教」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4.「制教」講戒律,侷限於出家眾,是幫我們制止罪惡的教法。5.犯戒四因:無知、放逸、不敬、煩惱熾盛。6.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7.我們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中過生活。8.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 ~大覺晨曦編輯部~
1.《希望,新生》四季法語這本新書是上師為了滿足學員心願,由負責的法師居士,選了365則上師教誡,提供大家每天有一則教誡內容做觀修。2.習慣是練出來的。仔細觀察,我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在生活,而不是以他人為中心,這個習慣是練出來的。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同樣也是練出來的。3.同樣,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也是可以練出來的。就如一位母親原本並没有照顧嬰兒的經驗,但小嬰兒完全無助,不會表達,所以她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嬰兒上,完全關注他。4.練習習慣的關鍵是你要知道是非好壞,知道後,就會心甘情願向好的那個方向發展。就如為什麼你要持守戒律?一開始也是不圓滿的,慢慢知道好處,你就會願意去持守。5.廣論在自他換引了入行論的一偈也證成這點:「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6.如果你想要成就大乘,想要這個發心,想要成就自他換的話,就去練習以他人為中心,把別人當做貴賓,考量別人的需求。 ~大覺晨曦編輯部
1.「了解像眼睛一樣,行持像腳一樣,你眼睛如果看不見怎麼走呢?」所以他下面說:「行持是固然重要,因為你不走的話,單單看見也沒用啊!但是啊,不曉得了解這個內涵是尤其重要啊!」所以它前面一定有它的一個次第的,這樣的因,那麼進一步呢,進一步達到這樣的一個原則。所以前面這個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識的話,後面那個也就沒辦法完整地、真正地這個實踐,真正地實踐。2.如果不清楚戒律的意涵,可能產生的過失有三。第一種人,嘴巴上說出家五年學戒,但不清楚都學了什麼。第二種人,根本不談戒律這回事。第三種人很重視戒定慧的次序,可是往往耽著在戒相,殊不知得到戒體以後才談得到戒相。3.真正持戒要清楚地了解戒律的內涵及學習的次第。首先,聖人制教名法。戒法指完整的佛法,是佛陀為了幫我們軌成出離之道而宣說的;其次,納法成業,才有戒體;第三,依體起護,才能產生對三業防非止惡的戒行;最後,因防非止惡而顯現在外面儀表上的為行有儀,便是戒相。所以持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佛法。4.佛法分化教與制教。化教是以經論中的道理讓我們確立業果正見。懂得了化教中的道理後,按照次第如法行持,就是制教,制教特別講律。「依見導行」,如果對化教沒有正確認識,後面的制教也就沒辦法完整、真正地實踐。所以清晰、全面地了解戒律的義解是最重要的。5.廣論含攝三藏十二部要義,並給出了完整的修行次第。當你真正了解廣論的內涵,再去看戒律的時候,就會發現廣論指出了很多持戒的竅要。仔細地修習廣論,就會心甘情願地受戒,得到清淨圓滿的戒體,並因謹慎持戒而從煩惱熾盛的猛火中解脫出來,得到戒的清涼。~大覺晨曦編輯部
1、師長教誡的思路與教言都是珍貴的修心教授。而修心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要常常學習、串習,讓我們的心對師長教誡的熟悉度、實踐度不斷地提高。在串習的過程中,這些教言對我們心靈的震撼和感動,會隨著自己集資淨障及信心的增長而加深加廣。2、我們在學習師長的教誡時,要從總體的角度看到每講教誡裏老師最想教我們的是什麽,而不只是單純的感動或者有點感覺而已。比如憶師恩法會就是老師對我們怎麽修信念恩非常珍貴、善巧的引導,幫我們拓展了修信念恩的視野。3、師父費盡千辛萬苦、隻身求法,把匯通三藏十二部要義的廣論帶到我們面前。並且善巧地組建廣論班,幫我們建立起一條在嚴密思路上的離苦得樂之路。讓我們對境可以更加清晰地抉擇:我的心是沿著離苦得樂的方向,還是完全相反?4、進入廣論班學習後,我們的視野開始發生改變。對自己,開始敢於去思考生死問題、去探索有沒有究竟的離苦得樂的方法;對外,我們開始會去關注環境及親友以外更多的人,乃至跟人類息息相關的一切。5、以見導行:見解改變後,我們的行爲就開始改變。開始願意犧牲休息時間去做義工、去服務大眾。在家裡產生矛盾衝突的時候,我們會向內心看,從自我身上找原因。師父擴展了我們內心中的慈悲,幫我們建立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愛他人的美好品行。6、如果沒有師父這樣的善知識引領我們,帶我們去改善生命,由著自己重如泰山的煩惱習氣,生命就只能隨流而去。所以我們要多去認真思惟師父在我們的生命中做了多少改變,這些真實的改變就是我們對師父最美好的供養和最殷重的修信念恩。~大覺晨曦編輯部
1、理路就是建立在一個嚴密思路上的離苦得樂之路。2、「思路」是我們需要最最注意的一件事情。 3、師父非常非常強調動機。做事情,我們懷著什麼樣的動機? 4、師父就想要我們離苦得樂。5、想要離苦得樂只是自私地關注自己是不可以的,一定要捨自愛他。6、聽老師教誡,要經常想想,老師這裡最想要教我們的是什麼?7、凡事責之於人則天下大亂,反求諸己則天下太平。8、憶師恩法會就是老師對我們怎麽修信念恩非常善巧的引導。 ~大覺晨曦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