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離苦得樂的生命指南〉009 覺燈 (2023/02/26)
1. 快樂的權利其實掌握在自己的心裡,而不是別人的手裡,這樣才有辦法真正獲得快樂。 2. 《廣論》是專門和專業去學習怎麼樣讓自己快樂,以及讓所有人快樂的一個學問。 3. 困難是暫時的,超越了困難之後的快樂是永久的。
1. 快樂的權利其實掌握在自己的心裡,而不是別人的手裡,這樣才有辦法真正獲得快樂。 2. 《廣論》是專門和專業去學習怎麼樣讓自己快樂,以及讓所有人快樂的一個學問。 3. 困難是暫時的,超越了困難之後的快樂是永久的。
1. 掌握快樂的主動權: 我們所面對的事情,或許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改變,但有時候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快改變,改變的契機其實在我們心裡。透過學習《廣論》,幫助我們認識到對境時,要把快樂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的心裡,而不是交給所面對的人事物,這樣才能真正獲得快樂。 所以學習《廣論》是專門學習怎麼樣獲得快樂的一個課程,而不只是一種崇拜或類似迷信的東西,是非常實在的!對於我們的離苦得樂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1. 如果對一件事情不好樂,而那件事恰恰是應該學習的話,就要培養歡喜心。 2. 每個人在佛法裡種善根,最後都會成就佛道,所以這是非常非常有希望的一條路。 3. 師父非常重視誦《般若經》,師父每天必誦《般若》!
0071 . 不同習氣的弟子,師父皆視如愛子: *師父看到一個人的習氣,「不是討厭他或者喜歡他,而是看看用怎樣的次第來引導有這種習慣的修行者,才會讓他少受一點苦,然後很快地學習到。」 *「其實你不用擔心善知識會嫌棄自己,對我們顯現的各種習慣、各種喜好不同,他其實就像母親養育我們一樣,就是怕我們營養不良啊、怕怎樣怎樣,會調配很多法的食物,讓我們這個法身慧命好好地成長。」
1. 讀《般若經》、抄《般若經》,這也是一個契入佛法的緣起點,也可以說是相應的地方。 2. 五大論學制其實就是學習《般若經》顯義的空性次第,和隱義的現觀道次第。 3. 《四百論》中說:「薄福於此法,雖疑亦不生,縱雖起疑惑,亦震撼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