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解決問題很簡單──依經典調心
1. 觀察生活中的煩惱,我是如何處理: 觀察一下,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我們是想用法的方式來解決呢?還是當我心裡有怨氣我就去抱怨?當想到離苦得樂的方便的時候,會不會第一就是經典?因為經典的作用就是要止住我們的痛苦。有沒有心裡生出了什麼煩惱,一看佛經:啊!煩惱突然煙消雲散了,變成一個很歡喜的狀態,這正是經教在我們生命中的偉大的作用。
1. 觀察生活中的煩惱,我是如何處理: 觀察一下,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我們是想用法的方式來解決呢?還是當我心裡有怨氣我就去抱怨?當想到離苦得樂的方便的時候,會不會第一就是經典?因為經典的作用就是要止住我們的痛苦。有沒有心裡生出了什麼煩惱,一看佛經:啊!煩惱突然煙消雲散了,變成一個很歡喜的狀態,這正是經教在我們生命中的偉大的作用。
1. 「所言修者,謂令其意,成彼體分,或成彼事。」 2. 《廣論》開經藏、經藏開;開律藏、律藏開;開論藏……。是每一個宗派都可以用得到的實修手冊。 3. 不論學習經論、念佛、參禪、打坐,修行就是讓心變成經論的一部分。
1. 認為學經教不是修行的行相: 宗大師六百多年前舉出「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學經教的人不要修行,修行的人卻不要經教的問題,至今仍存在著。我們會習慣性的把修行和聞思經教分成兩部分,認為學習經論只是建立見解,參禪、念佛、拜懺等才是修行;即便承許聞思本身就是修行,也會不自覺地認為只有部分的經論可以用來修心,不能在內心成立「一切聖言現為教授」。
1. 規矩要調伏煩惱,能使團體和合。 2. 發現問題需要正知正念,所以聰明人才能發現問題。 3. 學經典就是修行,在修行時要依照經典來修行。
1. 聽聞走神可以藉由善知識引導堅持學習,慢慢克服: 那個同學說,只要開始播師父的法音他就開始走神,但是他怕老師說他,他就每天上課的時候裝作一副非常認真聽的樣子,把眼睛瞪得特別大,然後笑咪咪地看著,裝作「以具笑目視」那樣子。因為老師害怕一說了之後,他不好意思,不來上廣論班了,所以還是先坐著聽著,慢慢他就聽進去了。果然現在這個同學已經學了都快 20 年了還在學,學得還是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