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3 聞思經典調伏內心,好好持戒發展慈悲
1. 延續深化信仰,深信業果種正因: 在所有的相遇中,與大師教法的相遇,是最美好的相遇,也是我們和幸福快樂連接的緣起。在疫情種種的不如意和災難之中,我們仍在延續和深化這種信仰,這會拉著我們一直朝向離苦得樂的方向。因為要遠離生命裡的不如意,深信業果是唯一的方法,而最徹底解釋業果道理的就是佛陀。我們能透過聞思經論、學習業果、本生故事等了知、深信業果的道理,並依之而行,就能捨惡取善、捨苦取樂。
1. 延續深化信仰,深信業果種正因: 在所有的相遇中,與大師教法的相遇,是最美好的相遇,也是我們和幸福快樂連接的緣起。在疫情種種的不如意和災難之中,我們仍在延續和深化這種信仰,這會拉著我們一直朝向離苦得樂的方向。因為要遠離生命裡的不如意,深信業果是唯一的方法,而最徹底解釋業果道理的就是佛陀。我們能透過聞思經論、學習業果、本生故事等了知、深信業果的道理,並依之而行,就能捨惡取善、捨苦取樂。
1.未受戒者若造惡業,可以以四力懺悔、拜三十五佛懺還出。 2.已受戒可透過三乘律儀各自的還淨儀軌來還淨墮罪,以及四力懺悔來淨化所造的惡業。 3.淨化墮罪,是指透過懺悔淨化了墮罪所感得的苦果的力量,不代表心續中的墮罪會消失。
1.持守清淨戒律的次第井然有序: 從沒有戒律到希求受戒、到得戒、到持守律儀,然後到持守清淨的律儀,這個次第是井然有序的。而持守淨戒是能否擁有人身的界限。所以對於已經受戒的人,目標就是要把戒律持好,否則,一失人身就是萬劫不復。對於還沒有受持戒律的人,則要透過依止師長、聞思經論,在內心建立起不持戒就只有墮落惡趣,故而必須受戒、沒有其他退路的決斷,努力生起希求受戒的心。
1. 受持戒律是佛法非常重要的衡量自我修行的一個標準。 2. 受了戒律、擁有戒律的人的目標就是要把戒律持好。 3. 《入行論廣釋》云:「菩提心具有極強的威力,能淨化定業。」
1. 擁有戒律的人,應以持好戒律為目標: 學習阿底峽尊者持戒的功德,我們要再再地憶持——受持戒律這件事,是佛法非常重要的衡量自我修行的一個標準。從沒有戒律到希求受戒、到得戒、到持守律儀,然後到持守清淨的律儀,這個次第是井然有序的。所以對於我們已經受了戒律、擁有戒律的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戒律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