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覺燈
1.如何是一切遍智的因呢?就是要跟隨善知識聽聞教法。 2.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動機,成為嚮往大乘的動機。 3. 別人可能都是佛菩薩示現的。
Comments Off on 2020/10/01 覺燈
2020/10/03
1.如何是一切遍智的因呢?就是要跟隨善知識聽聞教法。 2.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動機,成為嚮往大乘的動機。 3. 別人可能都是佛菩薩示現的。
1.研討前調整動機,成為嚮往大乘的動機: 研討之前,調整一下動機:不是為了個人的解脫,或者為了自己得到學習佛法的利益,要為了利益盡法界、遍虛空界的一切如母有情都能夠成辦離苦得樂的利益,所以必須去希求佛果。那樣的果位是有因的,要循因而修才能夠成就。如何是一切遍智的因?就是要跟隨善知識聽聞教法。所以要調整動機,成為嚮往大乘的動機。
1.承許境的問題中,至少有我一分業的存在,才能算是佛教徒。 2.要得到圓滿,最好的方法就是善待一切有情。 3.懷著瞋心管教孩子,久了就會變成仇人。
1.佛法要對準自己的身語意,努力向上: 瞭解了教正法、證正法、戒律之後,不能隨便妄加批評別人。應該拿教正法衡量自己,秤自己有多重!拿法在自己的心上改變自己的,不是讓我們拿這個佛法的標準去批判世人,甚至走到哪兒都說別人錯,這個就是把佛法全部都用錯了,因為佛法是要在內心上去實踐的。
1.瞭解了教正法、證正法、戒律之後,不能隨便妄加批評別人。 2.佛菩薩到世間來,一定示現我們世間共同的量則。 3.戒律的真正的名字是解脫,戒律的精神是律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