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2 覺燈
1. 照妖鏡這件事,我覺得我們要一直放在心上。 2. 善知識和經典才是我們出離苦海的眼目啊! 3. 當我們發現自己有問題的時候,我們也要馬上調整,不能蓄積煩惱。
Comments Off on 2019/04/12 覺燈
2019/04/12
1. 照妖鏡這件事,我覺得我們要一直放在心上。 2. 善知識和經典才是我們出離苦海的眼目啊! 3. 當我們發現自己有問題的時候,我們也要馬上調整,不能蓄積煩惱。
1.調整別人有兩種心態上的差別,要取捨揀別清楚: 學佛後,是可以拿佛法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的。但是要出於慈悲心,就是拔苦予樂、真實饒益他人的心,而不是看不起別人。師父非常非常在意我是看他不對、不順眼,還是我看他苦、想幫他。你看他不順眼上去說他,和真的看到了這是苦因啊,將來會受苦的,所以我要幫你把這個苦因去掉。這兩者的心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1.出於慈悲心,拔苦予樂、真實饒益他人的心去要求別人。 2.戒律的精神是律己的,不是拿來繩人的。
1.可不可以拿法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出於慈悲心,就是拔苦予樂、真實饒益他人的心,是可以的。不是看不起別人,好像覺得自己比別人好,而是真的想讓別人好。師父非常非常在意我是看他不對、不順眼上去說他?還是我看他苦,真的看到了這是苦因,將來會受苦的,所以我要幫他把這個苦因去掉、想幫他?這兩者的心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1.我們的現行是經典的對面,要改的東西幾乎比比皆是。 2.大德們「眾生腳下行」的標準是,連一個小小的螞蟻都不曾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