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91-0195 學習重點 ― 除苦引樂的法,全在《廣論》裡 (2023/08/12)
0191 . 辨識論名涵義及所說的法(四家註): 「本論當中統攝了一切佛語的精髓扼要,並且完整地包含龍猛、無著二大車軌師所宣說的道軌,前往一切種智地位的殊勝士夫的法則,三種士夫一切行持的次第,沒有任何遺漏缺少。透過菩提道次第,引導具足善根因緣者修行邁向佛地的道理,這就是本論所詮說的法要。」
0191 . 辨識論名涵義及所說的法(四家註): 「本論當中統攝了一切佛語的精髓扼要,並且完整地包含龍猛、無著二大車軌師所宣說的道軌,前往一切種智地位的殊勝士夫的法則,三種士夫一切行持的次第,沒有任何遺漏缺少。透過菩提道次第,引導具足善根因緣者修行邁向佛地的道理,這就是本論所詮說的法要。」
1. 每次研討之前,好好調整自己的聞法的動機: 「在每次研討之前,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地調整自己的動機,因為我很多的善知識都非常非常強調發心及迴向。如果我們所造作的業沒有一個正確的發心引導,比如說如果是以希求此世安樂的心來聽聞的話,未必是一個清淨的正法。所以我們動機每次都要調整。」
1. 把當下的痛苦轉為道用,痛苦越逼迫,道心越堅固: *「在我們當下痛苦的時候,我們是更重視馬上解決眼前的痛苦,還是想要種一個樂因、種一個善因呢?還是已經學會了把當下的痛苦轉為道用,哪裡有痛苦、哪裡有煩惱立刻就起修?」 *「眼前的苦楚能不能變成是鞭策我們去修道的,還是變成了拖累我們修行不了的?這我們的心要想清楚。」
1. 《廣論》總攝一切佛扼要: 「在阿喀慧海大師《廣論講說誦授傳承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說:『「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這句話,是指一切佛陀成佛的密意扼要,用世間的話來講,這些內涵的關鍵就是令有情解脫。最初止息惡趣,安置於善趣;安置於善趣後,以四攝法依次引導於六度等;最後安置於無住涅槃的事業,即是佛陀的密意關鍵,以及事業的關鍵。這一切,《廣論》都收攝其中。』」
1. 下士夫的目標是不墮三惡趣,獲人天果位: *「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 *「以自利為主,並且因為怖畏三惡趣,希望自己不要墮入三惡趣,而且能獲得人天果位,為此努力的就稱為下士夫。」 *「下士夫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誰呀?是為了自己不要墮入三惡趣,希望能獲得人天的果位,將為這樣的幸福而努力的,就成為下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