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04 學習重點 ― 廣聞的真正目的是修心 (2023/04/06)
1. 「廣聞不善於修要」的一種行相: *「那既然要修行啊要多了解、多聞,結果多聞的話呢,說『廣聞不善於修要』,聽了很多道理以後,他又在文字上面去摸索去了,不善巧這個修行,這是一種。」 *「在文字上摸索,然後不善巧修行。這種狀態就是文字可能是特別特別地熟練,但是一談到內心的行相的時候,就無法對焦了。」
1. 「廣聞不善於修要」的一種行相: *「那既然要修行啊要多了解、多聞,結果多聞的話呢,說『廣聞不善於修要』,聽了很多道理以後,他又在文字上面去摸索去了,不善巧這個修行,這是一種。」 *「在文字上摸索,然後不善巧修行。這種狀態就是文字可能是特別特別地熟練,但是一談到內心的行相的時候,就無法對焦了。」
1. 修行到什麼程度,就會有那樣的結果: 「師父後來講了:『一定的!』就是一定會產生那樣的結果。如果你那樣做了之後,尤其是等到我們修行到什麼程度的時候,就會有那樣的結果。所以這不是用了很多功然後結果什麼都沒出現,不是這樣一件事情,是說造了那個因、修了之後,一定會出生這樣的結果。」
1. 師父說法的特色及師父的說法恩: *「師父把很濃縮的教理,用非常簡潔的話,讓我們聽起來根本都不吃力。……師父總是把一些非常難,聽起來很深邃、很複雜的教理,用非常淺白的文字清晰地講給我們,讓我們能夠輕鬆地趣入,而且能夠理解師父到底在講什麼。」 *「大家可以看到由於師父的恩德,我們能夠略略地了解一下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他所應具備的狀態。」
1. 研討前認真多聽幾次,思考的角度會更廣闊: 「在研討班要研討下一節的時候,通常大家都會很認真地多聽幾次。」「等到大班研討的時候,就是第二輪或者第三輪了,那個時候就會對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有更深一步地了解,而且讓我們的思考更具有一個很廣闊的角度,而且有些問題和回答聽起來也是非常有趣的、非常有意義的。」
1. 對《廣論》的信心可以去除自他心中的苦惱: 廣論班的關懷員們要對《廣論》建立極大的信心,要特別信任《廣論》可以去除自他有情心中的苦惱。你如果能夠關懷一個人,讓他留在廣論班裡,其實這就是對他最深切的關懷了。因為堅持學習,他的苦惱一定會越來越輕。雖然不能解決他的所有事情,但是這個人的無上菩提之路沒有停下來,他的一切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