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7 忽略因果講道理,造地獄因引大苦
1. 觀察自己動不動就講道理的頻率: 「向內觀察一下,這種習慣頻率多高?『動不動』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不是不用刻意串習,甚至不用起心動念好像馬上就來了,任運就開始了,開始講?講什麼呀?講道理──就是我這個有道理,他這個沒道理。」
1. 觀察自己動不動就講道理的頻率: 「向內觀察一下,這種習慣頻率多高?『動不動』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不是不用刻意串習,甚至不用起心動念好像馬上就來了,任運就開始了,開始講?講什麼呀?講道理──就是我這個有道理,他這個沒道理。」
1. 師長發願永恆教導,弟子努力與師相應: 師長發願生生世世帶我們學習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為我們規劃、預想好未來的學習。作弟子的,亦應持續努力祈請、寫回饋、集資淨障,具足弟子相,才能具足學法的順緣,與師長更好的相應。此外,師長開示的法義,是從持戒的寧靜心續中流淌出來的,因此作弟子的一定要做好聽聞前行,耐心地重複聽、讀、思惟。如此才能以一顆寧靜、細緻的心去接受法藥,順著善知識引導的光芒,照破內心的幽暗處。
1. 用凡夫好講道理去講佛法,會下地獄: 「我們平常動不動就跟人家講道理,就是我這個有道理,他這個沒有道理。對不起!我們凡夫的道理,你講凡夫可以,跟人家打官司你可以打勝,講佛法的話你會下地獄,原因就在這裡。這個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喔!」
1. 熟悉業果義理,對境結合心相: 學習佛法有兩個面向是我們必須突破的:第一個是佛法的義理,第二個是心相。以「真正講修持的時候,做任何事情必定認識因、果。」為例,首先,要從義理上弄清楚:什麼叫因、果?什麼叫「任何事情必定認識因、果」?這句話是基於什麼說的?然後要在對境時觀察自己:做任何事情我們找的是因果嗎?如果不是,那我們找的是什麼?要從中看到自己的心相。
1. 做任何事情必定認識因、果: 「『做任何事情必定認識因、果』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在哪裡?我們是認識因果難嗎?是不是?重點是認識因果難,對不對?」 「我們找的是因果嗎?我們找的是看起來是那樣的東西。不會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認識因果、認識業感緣起──因果見,業果見。這件事是會被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