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正知見

1. 效學善知識,珍惜學習的時光: 「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還是非常珍惜這樣的時刻!」比對上師珍惜研討的心情,會發現自己無法珍惜此刻。分析背後的原因,皆因我沒有念死、不提正念,故而常以世間方便當藉口。但看到落差應該要高興,因為這之間的差距就是我要學習之處。有了目標,按照次第,我就可以一步一步走上去。 2.修行要常常思惟三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是什麼理由推動著我們一定要修行呢?那麼如何修行?在修行過程中的對和錯、結果、驗證等等,這些都要聽聞教典,在理論上先瞭解,然後再付諸實踐。所以正確的應該是聽聞了之後,進一步瞭解了,把所了解的接著去驗證,這才是我們聽聞的目的。 3.建立、驗證、提持正知正念: 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正知見,而我們所學就是幫我們建立正知見。所以,我們聽聞後,第一步要先確認自己聽得正不正確。得到正知見以後,以這個正知見的標準去檢視我心續的狀態,即能驗證我是否具備正確的了解,以及能否以經典上面所說的去行持。若我們能隨時提持正知正念,所造集的就都是善業,自然就不用擔心未來。 4.修行一旦搞錯,法鏡外照,就跨不上去: 我們聽聞了很多非常高的標準,應該要拿來期許自己,並策勵自己當下努力前行,而不是拿去要求別人。否則就會變成自己在心裡眼界特別高,拿這樣的標準去看待別人與外境,法鏡外照,生起慢心,跟境界不相容,乃至觀過念怨,產生痛苦。 5.修行最重要的是向內調伏: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向內調伏」——把聽聞來的道理、見解拿來比對自心、向內調伏。那麼對待他人,要用一個非常恭敬的、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種種。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扭曲了聽聞的目標,在聽聞之後能夠如法而行,我們的生命才能離苦得樂。

Comments Off on 2018/09/21 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正知見

2018/09/20 修行最重要的是「向內調伏」

1. 修行要按照聞思修的次第開始: 是什麼理由推動著我們一定要修行呢?那麼如何修行?在修行過程中的對和錯、結果、驗證等等,這些都要聽聞教典,在理論上先了解,然後再付諸實踐。所以師父常常強調修行真的要從聽聞佛法開始,也就是按照這樣一個聞思修的次第開始。 2.反覆策勵自己,聽聞正確則會向內調伏: 聽聞並進一步了解後,要把所了解的接著去驗證——就是把聽聞來的道理、見解拿來比對自心、向內調伏,這也是修行最重要的部分。若能如此,面對他人、面對人生的種種,就會產生一種非常恭敬寬容的態度。也就不會扭曲聽聞的目標,生命才能離苦得樂。 3.聽聞錯誤則法鏡外照而產生痛苦 : 可是一旦搞錯了的話,就會聽了很多非常高的標準,在心裡眼界特別高,拿這樣的標準去看待別人,或者看待世上的事情,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法鏡外照。這樣就會造成由於了解了更多之後,產生跟境界不相容,會產生痛苦。 4.萬法都是自己業力的呈現: 修行的關鍵是我們要了解到,萬法都是我的心識所顯現,是我業力的呈現。所以發生問題,與其怪別人,不如調伏自己。因為怪完別人,問題還是在。但業若改了,境界就會改變。所以師長要我們多拜三十五佛懺、多誦般若經,當我們的心改了,業就改了。 5.看到「善知識將護有情心」的用心: 從老師的開示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師父對我們每一個弟子的用心。事實上,善知識每一剎那都在「將護有情心」,透過講解,細緻地引導我們每一處的心相,把廣論總體的意趣及師長功德「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善巧地守護、增廣我們的善根。 6.永不放棄學習,迴向廣大聞思: 事項多、煩惱多,又很想解決痛苦的時候,要將所做一切功德,迴向自己能有機會廣大聞思經論,深入了解苦因。待因緣福報成熟時,聞思經論的機會便會源源不斷地出現。即便感覺暗無天日,只要不放棄想學的這顆心,終有一天一定能做到持續聞思。

Comments Off on 2018/09/20 修行最重要的是「向內調伏」

2018/09/19 祈求佛菩薩,快捷改變內心

1.依傳承禮敬佛菩薩能得吉祥: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講論的善知識們、寫論的佛菩薩們,都是依照著這樣的傳承禮敬佛菩薩。我們學的人也要依著傳承、遵守傳規,會比較吉祥!所以研討之前,大家就要有一個殷重的祈求。 2.透過祈求看到三寶功德,不驕傲自大: 祈求,必須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後,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加被和除障礙。此外,祈求能幫助自己在做事做得順時,不驕傲自大!因為知道這是上師佛菩薩的加持,不是單憑自己的力量。 3. 主動對師長啟白才不會空轉白忙: 當上師三寶不在我面前時,我要做祈求。有機會在善知識面前時,則要主動啟白,啟白自己遇到的困難並回報修習的狀況,希求獲得教導與指點。有善知識為我揭示可修的要旨,才不會白忙。 4.一切美好,源於善知識的攝受和引領: 凡事沒有上師的加持,不可能成功。般若經上那些尊者有什麼領悟,都是乘佛加持;我心中的任何理解,也都是靠善知識加被;能瞭解祈求對生命是何等重要,更是透過學習論典、透過善知識講述。所以一切的美好,都源於我們有善知識的攝受和慈悲的引領。 5.透過祈求,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即使我們所做的事情在事相上無法成功,也不能輸掉內心。也就是無論何種境界現前,必須保證我們內心去造集善業。即使被對手逼到走投無路,也要向善知識、向佛菩薩祈求。 6.祈求要靠練習,練習到跟佛菩薩產生親近感: 遇到困難時,有一條路,就是祈求。透過祈求能讓內心平靜,從而增長慧力,使我們可以站在師長的角度觀察問題,所以可能靈光湧現,突然看明白。但祈求要經常練習,要練習到跟佛菩薩有種親近感,甚至比親人、比周遭的人還要親密。

Comments Off on 2018/09/19 祈求佛菩薩,快捷改變內心

2018/09/18 必須常常習慣向上師三寶祈求

1.敬禮尊重的目的有三: 「禮敬的目的」,就是師父說:「我們的歸趣」,「就是為了止息自己心中的一切煩惱」,為了這個目的,「領納上師及殊勝天尊的加持」。如果得到了上師本尊的加持,就「能夠易於究竟通達論義」,就是從學者的角度能夠容易地、究竟地通達論義。 2.由於文殊怙主的恩德,使我見到一切法的內涵: 在《廣傳》中提到,宗大師常常祈求文殊菩薩。「由於文殊怙主的恩德,使我見到一切法的內涵」——這是宗大師在《緣起贊》裡寫的。見到一切法的內涵,就不會再顛倒地執取兩種分別的執著,讓一切還歸到真理本身,而不再有種種染雜。這個時候,就止息了苦因和苦果的無窮次的輪轉。 3.祈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 對於我們一心追求智慧的修行者來說,祈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或者說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習慣,我們必須常常習慣向佛菩薩祈求、向善知識祈求。祈求的時候,可以讓我們暫時捨棄對一些事相上的成敗和眼前利益的過分錙銖必較,讓我們的心突然開始融入到一種非常深邃的、廣闊的生命視野之中,可以看到非常遼遠的目標。 4.遇到緊急狀況我有祈求嗎? 當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我的內心是以誰為依靠、為皈依?我最信任的人是誰?這個信任的對象到底能不能幫助我?我是用自己的方法處理事情? 還是會習慣性地去祈求上師三寶?這是我們平日就要思考的。 5.以皈依三寶,作為自己生命的理念與宗旨: 透過皈依、祈求三寶,內心有依靠、有方向,人生就會比較安穩;然後有三寶守護,取捨清楚,生命就比較不會遇到困難。一旦我們透過聞思,確定皈依三寶,就要以此為自己生命的理念與宗旨。做事情有理念,遇到狀況時就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堅持;有宗旨,就不會因為別人有意見而退卻。

Comments Off on 2018/09/18 必須常常習慣向上師三寶祈求

2018/09/17 養成祈求佛菩薩的善妙習氣

1.禮敬勝天尊的三個目的: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它翻過來就是「敬禮尊重妙音」。「廓喀耶」的「耶」是「所為格」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禮敬的目的,就是為了止息自己心中的一切煩惱,領納上師及殊勝天尊的加持,以及能夠易於究竟通達論義。由於這些目的,所以禮敬勝天尊。」 2.上師文殊讓我從種種痛苦的繫縛中解脫: 「由於文殊怙主的恩德,使我見到一切法的內涵」,就不會再顛倒地執取兩種分別的執著,讓一切還歸到真理本身,而不再有種種染雜。這個時候喧囂得像我們所害怕的輪迴的沙塵暴等等,就真的會止息下來了。止息了苦因和苦果的無窮次的輪轉。所以才向功德尊勝的上師文殊,就是妙音來致敬。 3.祈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 講論的善知識們、寫論的佛菩薩們,都是依照著這樣的傳承禮敬佛菩薩。那麼對我們學的人來說,也要依著這樣的傳承會比較吉祥。祈求的時候,可以讓我們暫時捨棄對一些事相上的成敗和眼前利益的過分錙銖必較,讓我們的心突然開始融入到一種非常深邃的、廣闊的生命視野之中,可以看到非常遼遠的目標。 4.事項不成功,不能輸掉內心: 我們都希望能夠在事相上也成功,但是萬一沒成功的時候,我們是不能輸掉內心的,就是無論何種境界現前,必須保證我們內心去造集善業,就像寂天菩薩說的:「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5.養成祈求的習慣,繼續增廣: 所以如能養成常常向佛菩薩祈求的習慣,是非常美好的。如果你已經養成了,那就繼續增廣它吧!如果你還沒有養成習慣,就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吧!一旦我們透過千百次的修煉、無窮次的修煉,淬煉自己的信心,堅定地在內心中去皈依、去禮敬佛菩薩的話,我們的生命肯定會一天比一天變得更美好。

Comments Off on 2018/09/17 養成祈求佛菩薩的善妙習氣